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边摄边写
  3. 正文

山西行之乔家大院印象

2007年4月18日 1658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此次山西之行,乔家大院是第一个游览的景点。

  参观那天,我拍下了许多照片,跟着导游走遍了几个院落,可是却一直理不出描写这座大院的头绪。资料上说,乔家大院是祁县乔家“在中堂”的宅院,“在中堂”是闻名海内外的商业资本家乔家第三代乔致庸的堂名。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后又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及民国初年多次增修,时间虽跨越了两个世纪,却保持了建筑风格的浑然天成。乔家大院占地8724.8平方米,由6幢大院19个小院共313间房屋组成。从高处俯瞰,整体为双喜字型布局,城堡式建筑。全院以一条平直甬道将6幢大院分隔两旁,院中有院,院内有园。四合院、穿心院、偏心院、角道院、套院,其门窗、橡檐、阶石、栏杆等,无不造型精巧,匠心独具。院内砖雕,俯仰可观,脊雕、壁雕、屏雕、栏雕……以人物典故、花卉鸟兽、琴棋书画为题材,各具风采。等等等等,随着在大院内的穿行,都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然而,我想--
 
  在当初国力衰败,民不聊生的时代,山西在一大群晋商的运筹下,虽说取得了全国金融中心、货物流通中心这样的地位,但是依当时的水平,可想而知,绝大多数老百姓的生活还是非常贫穷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乔致庸及他的后人们还在一个乡村,把自己的宅第修得如此奢华,他们的出发点难道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必需?还是为了夸耀自己的财富的丰厚?
 
  不管怎么说,乔家后人们是彻底潦倒了。这可以从在乔家大院门口经商的村民们的脸上读到。我大胆设想,乔家的没落,有二百年来国运多舛的原因,但乔家生活哲学中的一些特殊因素,恐怕也摆脱不了干系。古人云:“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又说“粪土当年万户侯”。人有钱有财,有必要那么花吗?
  回来之后,我再次打开电脑上的相片,似乎除了“奢华”两字,再也分不清这院和那院的区别,因此,挑选几张照片,贴上,供大家一笑。
 
2007-04-18_155448-0.jpg
 
2007-04-18_155448-1.jpg
 
2007-04-18_155448-2.jpg
 
2007-04-18_155448-3.jpg
 
2007-04-18_155448-4.jpg
 
2007-04-18_155448-5.jpg
 
2007-04-18_155448-6.jpg
 
2007-04-18_155448-7.jpg
 
2007-04-18_155448-8.jpg
 
2007-04-18_155448-9.jpg
 
2007-04-18_155448-10.jpg
 
2007-04-18_155448-11.jpg
 
2007-04-18_155448-12.jpg
 
  跨出这个门槛,我们又回到了现在。

标签: 暂无
最后更新:2007年4月18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宋代太白禅师考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宋代太白禅师考
【瞎编连续剧】相约大堰主题宣传在行动(三) 这个时代(二) 单灯拍石狮 一位老人的N个表情与山村的变迁 以前玩过的水影 阶段转折(微日记201123)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