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触摸人文
  3. 正文

古道深处的汝霖别墅

2013年3月13日 3689点热度 4人点赞 1条评论

2013-03-13_220422-0.jpg
  
  两年,四次探寻,终于在徐凫岩下的密林深处,找到了听人无数次提起过的汝霖别墅。
  
  汝霖,是我老家一位乡绅的小名。他的大名叫竺通甫,1988年版的《奉化市志》有传,我在以前的博文中曾经引用过,这里再引用一次:
  
  竺通甫(1883一1951),乳名汝霖,字圣任,董村乡上堡(今董村四村)人。出身贫寒,年轻时以肩挑小贩度日。1911年(清宣统三年)去上海谋生。20年代初,开店经营冷饮西餐,后开设协进煤石驳运社和竺通记煤号。1932年捐资创办董村联芳完全小学(今董村乡中心小学前身),自任校董,免费入学儿童130余人。抗日战争期间,部分学生因生活困难停学,遂增设夜间补习班,开设成人识字班,又开办四明初中于上堡词堂。办学17年,承担了大部分经费,资助数名高材生深造。1933年拓建姚家村到徐凫岩脚6里山径为卵石路,在瀑布下筑石拱桥,同时创办徐凫农场。1935年出资兴建筠溪上堡段防洪石堤,越年竣工,全长1000米,宽3米,高2.5米,数十年来确保村民安全。
  
  汝霖先生在80年前所做和功德,让几代乡人受益。可除了市志上那段简短的记载外,有关他的人生细节,现在没有人能讲得清楚了。毕竟,七八十年过去,即便是年过八旬的老人,在当年,也还是不谙多少世事的小孩,不可能对当年的事情留下太真切、系统的记忆。对于汝霖先生,除了地方志上的那一段记载,我只能从乡人口中听到一些零碎的传说。
  
  不过,斯人虽远去,江山依旧在。我父母60多年前读的小学,以及我40多年前上学时乡中心学校的前身,就是汝霖先生创办的联芳小学。他创办的四明初中的校址上堡词堂,现被乡人们整修一新。老家筠溪上游的上堡段防洪石堤还在。徐凫岩瀑布下的石拱桥,虽然改造过了,但是那位置和基础,还是他修筑的。他当年修建的从姚家村到徐凫岩脚6里山径,我已经踏走了两遍,只是我父母年轻时见过的宽大的卵石路,现在大多已经风化或为山涧山水所毁,但毕竟还留着路的样子。
  
  汝霖先生留下的故迹,能见的我都见了,包括他那风倒败落的故居。唯一没找见的,是他创办的农场和乡人传说中的别墅。在我的记忆中,徐凫岩一带的山势陡峭险峻,人能在坡上站住已经不错了,一年前的两次寻访,更强化了我的这一印象:在这样的地方,怎么可能安置得下农场和别墅呢?我父母说,这别墅,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倒塌,现在可能更难找了。但越是这样,我越有好奇心,无论如何,我一定要找到这故迹的所在,亲眼看一下这究竟是怎样一个神奇的地方,想象一下当年辉煌时会是什么样子。
  
  去年最后一次探访未果,回到山脚下的姚家村时,村中一老者说,我们两次从山脚而上的寻访,都没找对路。通往农场和别墅的路,是在我们上行,快接近至最高点时, 一条拐向向左横行的山道。两次攀登,我都注意到了那条山道,一直以为是村民劳作的通道,没想到,两次都错过了。
  
  去年三月底,山间已经万物萌生。天热之后,在野外行走就不大方便了,只有等到冬天树叶落光之后,再作打算。今年春节过后,转眼就到了3月,眼看着山间的万物在春风的熏陶下,开始蠢蠢欲动,再不行动,又要错过一年了!于是,约了朋友,赶紧上路。探访的那天,是3月3日。很巧,64年前,也是3月,就我们行动的前一天,2日,下野回家的蒋氏父子俩曾经到过徐凫岩及农场。5天之后,7日,父子俩又一次到这地方,而且循着汝霖先生开辟的那条山径,下到姚家,经董村,回溪口老家。又很巧,前不久看到朋友收集到的一张照片,蒋氏父子经过董村时留下的影像,背景恰是汝霖先生的老宅。
  
2013-03-13_220422-1.jpg
  下午近1时,我们到达姚家村。
  
2013-03-13_220422-2.jpg
  去年3月25日时,村中这棵杏树满树都是闹盈盈的杏花,今年才3月2日,花却已经掉得差不多了。
  
2013-03-13_220422-3.jpg
  1点过5分,开始从姚家村后的山脚下向上攀登。对面,去年还只有桥墩的特大公路桥,今年已经基本完工。
  
2013-03-13_220422-4.jpg
  攀登半个小时后,在小径旁边,碰到了几棵开得闹盈盈的野樱花。这一路,发现这花在山谷间到处都有,很似落在山间的云霞。
  
2013-03-13_220422-5.jpg
  在山间见到新奇的景色都在盘桓一会儿,1小时后。终于到了那条岔道。
  
2013-03-13_220422-6.jpg
  这条道横在陡峭的山间,仍然不好走。
  
2013-03-13_220422-7.jpg
  不过,在这小道上走20分钟后,渐渐发现,山间有了好多人工砌就的石磡。
  
2013-03-13_220422-8.jpg
  这人工痕迹在林间越来越多。
  
2013-03-13_220422-9.jpg
  几分钟后,眼前豁然出现一块平地,虽然里面荆棘丛生,枯枝满地,但还是能看到四周方正的样子,我一阵兴奋:找着了,找着了!找着了别墅的所在了!
  
2013-03-13_220422-10.jpg
  石砌的断墙。
  
2013-03-13_220422-11.jpg
  能看出四周都是石墙围起来样子。
  
2013-03-13_220422-12.jpg
  房子依山势而建,房后有层层石墈。
  
2013-03-13_220422-13.jpg
  爬上去一看,还能分辨出石墈上面的是一层层的平整的土地。看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农场了。紧挨着房子的,有一个池子的样子,我推测,那可能是储水用的。
  
2013-03-13_220422-14.jpg
  能看出来,这石墙规模不小。
  
2013-03-13_220422-15.jpg
  这一段断墙上,依稀能分辨出,这地方,原来应该是一个月洞们,估计经过第二次的修补后,把那个月形大门给堵上了。
  
2013-03-13_220422-16.jpg
  最高大,最完整的,是这个转角。
  
2013-03-13_220422-17.jpg
  这别墅筑在一个高台上,前面又是一个平整的平台,农场修在这地方,真是太妙了。山谷中,很难找出这么一块平整的地方!
  
2013-03-13_220422-18.jpg
  高台的石墙下面,有两个大洞很引人注目,我们研究了一下,可能是当年洗衣洗菜的地方。
  
2013-03-13_220422-19.jpg
  前面的这大块平台上,只有杂乱的草木,已经不见耕种的影子。
  
2013-03-13_220422-20.jpg
  在这地方呆了半个小时,决定继续走汝霖先生开筑的路,向徐凫岩进发。
  
2013-03-13_220422-21.jpg
  路还是不好走。
  
2013-03-13_220422-22.jpg
  好多地方没有路的影子。
  
2013-03-13_220422-23.jpg
  20多分钟后,与去年走过的那段路会合。
  
2013-03-13_220422-24.jpg
  再行10分钟,到了徐凫岩瀑布下。
  
2013-03-13_220422-25.jpg
  站在妆霖先生筑下的观瀑桥下观瀑。从山脚下至此,行行摄摄,且爬且歇,耗时2个半小时。
  
2013-03-13_220422-26.jpg
  眼看时近下午4时,在瀑布下不敢盘桓太久,我们开始回程下山。回程走的是去年走过的那条道。回到山下,刚好又耗去一小时。
  
  汝霖先生的留下的故址,我想我找得差不多了,下回,有机会要向长者再打探一下他的故事。两年多前,我曾经到达他在老家留下的故宅。这所房子,1950年代后,长期是当地乡(公社)的办公地点。1980年代后废弃,如今已经快废圮了。在这故宅门口,曾碰到过一位年近80的老者,说起汝霖先生,首先说自己也是汝霖先生创办的联芳小学的学生。我问汝霖先生后来怎么去世的,他说是自杀。我口一次听说这个传说,问他什么原因?他说是解放后,扛不住了……
  
  做过这么多好事的乡绅啊,乡人们难道不能放不过他?那位老者对我说,他有一位同学,打小是个孤儿,小时曾在汝霖先生家里放牛,也在联芳小学读书。1950年代后期参加工作,当过了当地的乡长,后来调到绍兴什么地方去了,前些年还回来过。老者感叹,我们都老了……
  
  咳,作孽的和做功德的,最后都要老去……
  
  乡人都说,汝霖别墅用是的草顶,估计这是别墅容易倒掉的原因之一。我母亲回忆,汝霖别墅那儿,解放后住过一位道士,记得写得一手好字。道士是山东人,后来在此乡间去世。这之后,别墅就没有人管了……
    
2013-03-13_220422-27.jpg
  64年前的的1949年3月7日,蒋介石先生一家从董村经过,这照片的后面有一座塔样建筑的房子,就是汝霖的老家。(来自夏亦蓟的博客:http://xiayiji.blshe.com)
 
2013-03-13_220422-28.jpg
  现在的汝霖先生的故宅。
 
2013-03-13_220422-29.jpg
  乡人钉做的保护牌。  

 
 
 

标签: 家乡 登山
最后更新:2013年3月13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 简寒沙

    汝霖先生做的都是实在事,要紧的事:教育,防洪。和你同姓。
    [reply=大道,2013-03-16 00:53 AM]要是不跟我同姓,可能就没有机会了解他了。[/reply]

    2013年3月15日
    回复
  •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纪念儿子踏上社会十周年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微周记1906 戏的记忆 掌握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 最后一次灿烂 海南的景 儿子的买卖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