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谈古论今
  3. 正文

国人获诺奖……

2015年10月7日 1854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DSCF7325
国庆长假雨多,挺无聊。假期过了大半,新闻上播得最多的是哪游客爆棚,哪出了事故;长假中也见了一些平常不大碰面的朋友,聊得最多的是,什么样的事业是有前途的事业,什么样的人生是成功的人生……直到5日傍晚,在微信微博突然疯传一个消息:“2015年诺贝尔奖公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接着,简直是举“网”欢腾,一片叫好。

查网络上的资料,背景是这样的:

“屠呦呦是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第一发明人。她领导科研组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系统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收集二千多种方药,归纳编篡成《抗疟方药集》,又从中选出200多方药,以现代科学组织筛选,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发现对鼠疟、猴疟均具有100%的抗疟作用的青蒿素。经全国协作,验证病例达二千多,确证为“高效、速效、低毒”的抗疟新药,特别对抗氯喹恶性疟有特效。其后,她继续深入研究,又首先发现双氢青蒿素,研制青蒿素类和吖啶类抗疟药组成的“复方双氢青蒿素”,扩展药效至免疫领域。青蒿素的发现不仅找到了一个抗疟新药,而且为寻找抗疟药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由此带动国际抗疟领域工作的新进展,也促使世界上很多国家对青蒿素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因为这个,其实她在国内早就获得过不少奖项:“1978年出席全国科技大会获全国科技大会奖;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1982年出席全国技术奖励大会,领取发明奖章和证书。双氢青蒿素成果1992年获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度“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及1997年“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之一。屠呦呦个人1984年被国家第一批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990年第一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由中国中医研究院授予最高荣誉奖和终身研究员称号;1994年被中央国家机关授予“十杰妇女”称号;1995年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由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同年以“中国政府代表团”代表的身份出席“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并再次出席全国科学技术大会。”

按照中国人的退休制度,她其实早在20年前就应该退休了。所以,1995年之后,国内的科技界中,基本就没有她的什么事情了。按照网络上的资料,这20年中,国际科技界开始重视她:2004年她获泰国玛希顿皇家医学贡献奖(Prince Mahidol Award)。最近的一次,是2011年,获得了拉斯克-狄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Lasker DeBakey 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 Award)。这个奖颁发时的情景我尚有印象:似乎大家都感觉很意外,因为在此之前,她的名字,绝大多数中国人听都没听说过。接着网络上有文章,说她的团队感觉不公平,功劳怎么都归一个人了?然后渐渐的没什么消息了。接着就是4年后的今天,突然,破天荒地,第一次有中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的自然类奖项了,她的名字又一次将国人从沉睡和遗忘中叫醒。

网络又开始扒底,说她在国内其实混得并不怎么好,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她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多次评院士没评上,据说研究员职称都是退休前被照顾的;被授予博士生导师时已经71岁,退休多年了……好多人为她打抱不平,吐槽中国科技体制有问题,中国的政治体制有问题,中国的价值体系观有问题……

小时候很敬仰科学家,认为他们都长着非凡的脑袋,无所不知,无所不能。长大之后,才知道所谓的科学家,也就是在某个领域比常人多掌握点知识和技能而已。离开他自己的领域,跟常人无异,有时候甚至比常人还低能。还知道,科学家要创出比常人更多的成绩,一半靠勤奋和聪明,一半靠运气和机会。屠呦呦如果不是在国家级的科研机构工作,不是承担着国家课题,要创出这个成绩,几乎不可能。当然,跟她在同一个性质的机构工作的人多了去了,承担差不多性质的课题的人也多了去了,能获得此等成绩的,只有她一个,所以,也不得不说她很了不起。

屠呦呦当年肯定没想过她的这个成功会获个诺贝尔奖,她也肯定没把获得诺贝尔奖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然而,她的成就,40年前早就摆在那儿了,亿万人已经获益,中国人早就应该以她为荣,早就应该给她一个更高的荣誉。然而,没有,直到这会儿因为获了个诺贝尔奖,才想起来齐声歌颂。

同样,肯定有好多中国人在各个方面都做出了不俗成绩,造福了人类,难道非得再等来一个洋奖,大家才觉得他有成就了么?

标签: 杂感
最后更新:2015年10月7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宋代太白禅师考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宋代太白禅师考
周记201810 一个人演不了戏 2015微周52 乡村教堂再4座 又感冒了一回 立夏过了——201619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