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触摸人文
  3. 正文

亭下村琐忆

2015年6月17日 4250点热度 3人点赞 8条评论

KONICA MINOLTA DIGITAL CAMERA
  我的老家在溪口董村。用现在的眼光看,那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山村,但小时候,我以为我的家乡是个很大很好的地方。那个时候,老家还没通车,我们从大山里走出来,必定得经过下游的亭下村,而这亭下村,则是个更大更好的地方。

  亭下村的好处在于,那里有一条街,街上有很多商店,商店里卖的东西,有很多是我老家没有的。比方说,过年的时候,供销社卖的纸炮,一分钱12个,镶嵌在大红纸上,个大饱满,比起摇着拨郞鼓走街穿巷的的货郎担上卖的一分钱8个的,质更好,量更足,更耐玩。再比方,亭下村老街上有家点心店,不光出售大饼油条馒头包子,还有一种叫馄饨的美食,滚水下锅,一翻一捞,勾上一匙酱,撒点葱花,开水一冲,那鲜美的味道,尝过一次之后,再想起来,口水就不自觉地朝上涌。老街上还有个照相馆,当年我的乡人们的照片,几乎全出自于他家。照相馆的摄影室在二楼,背景数十年如一日是天安门,以致于那段时间我家里仅有几张照片,似乎全是在天安门广场拍的,我的两个小姨妈的合影,还骑坐在一辆纸糊的三轮摩托车上,威武无比。
 
  亭下村的老街其实是条穿村而过的村道,因村依山而建,老街也是条慢慢上行的石阶路。路中间铺着的石块,千百年来,被路人踏得圆亮。走这路其实挺累的。但一想起那儿有那么多好东西,一点累也顾不上了。所以,十多岁的时候,当我们自我感觉可以自我放飞的时候,经常在星期天,约了三两玩伴,跑到亭下去玩。
 
  亭下村与我老家大概隔着五六里地,中间隔着小晦岭。从我老家出发,沿着千年古道,一路缓缓下行,翻过小晦岭,亭下村就到了。登小晦岭,有条直行的古道。后来修公路,考虑到转弯半径和坡度,公路在小晦岭旁边绕了一个圈子。一般走路的,都从古道走。开车骑车拉车的,从公路过。那个年代提倡学雷锋做好事,然而要找到雷锋叔叔做的那样的好事,机会总不常有。但去亭下村,肯定有机会学雷锋。那条公路上经常有拉着手拉车载着重物的人在爬坡,碰到这样的机会,我们肯定就去帮推车,呼哧呼哧帮人家把车推到岭顶,我们也胜利到达了亭下村。做了好事,有时候会得到人家的几句口头表扬,但有时候,人家竟然头也不回地从另一边下坡了,这让我们很诅丧。我们预设的场景是:人家说谢谢,我们说没关系,这是我应该做的;然后人家应该问我们名字,我们不说……其实,我还常幻想有谁能写封表扬信给学校,但每想到此,心里一闪念,这想法太自私了,脸上一红,就高高兴兴地去村里转悠了。
 
  去亭下村干得最多的事情是去看连环画。老街上有一家书摊,我们叫图书店,那儿几乎有市面上能看到的所有的连环画。连环画的封面一律拆了,贴在大纸上,在店的前厅挂着,五颜六色,煞是壮观。正本都钉一块比书稍大的木板,一来保护书,二来可能也是防盗。看书很便宜,厚的一分钱一本,薄的一分钱可以看两本,有时候两分钱看一厚一薄两本,以示公平。但即便是一两分钱的生意,我们很多时候也是囊中羞涩,所以,经常偷偷交换着看。管店的是一个和善的瘦小老头,我相信他也知道我们这一小伎俩,但记忆中,似乎没从揭穿过。所以,在那个店里,一两个钟头是很快乐也很快就会过去的时光。
 
  大人们对于我们经常去亭下村并且花钱看书的行为并不支持,因此我们去亭下村,经常是背着家长的私自行动。在那儿也只能玩上小半天,然后掐着钟点赶在父母回家前到家,并且干完父母交代的事情。记得有一次,我在那家书店看连环画看得入神了,等墙上的广播响了,方似大梦初醒,赶紧扔了书,连奔带跑飞快地往家赶。平时一个钟头的路,那天只用了40多分钟就到了家。到家以后,赶紧生火做饭,心急火燎中,柴火加急了些,等在社办企业上班的母亲下班到家,我已经把饭烧焦了。幸好那天母亲说焦了也是饭,没问我上午在干嘛,就把饭吃了。
 
  1976年9月,那是一段举国悲痛的岁月。有一天,几个小伙伴照例又在亭下村老街上玩,经过一个院子的时候,突然听到院内有哀乐声传出。我们探头探脑进去看,发现那是亭下公社的院子。院内一间敞开的厅堂正中,放着一个方盒子,好多人在那围着看。我们挤挤挨挨到那盒子前,发现这盒子里面竟然能放出活动图像,跟电影一样!就这就是传说中的电视机吧?盒子里面的人都悲痛欲绝地在哭,我们万分新奇,却又装着凝重的样子默默地看,没看几分钟,有人将我们轰了出来。那天回来的路上,我们兴奋地议论,总算看到电视机的样子了!
 
  1978年,因为建造亭下水库,亭下村在很短的时间里,永远地消失了。而那段时间,随着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正念初中的我,不大去逛亭下村了,在亭下村搬迁的日子里,我曾经有一次路过,看着熟悉的村子,突然间到处被拆得是断垣残壁,图书店不见了,点心店不见了,小晦岭上的长亭不见了……心里莫名的失落。再以后,我在溪口上高中,当年学校的生活相当紧张,每到周末,步行经过水库施工中寂静的废村,虽然也常回忆起数年前曾经在这里度过的那些快乐时光,但时间久了,对眼前的一切渐渐漠视起来。直到有一天,突然水库开始蓄水,我才猛然醒悟,我熟悉的亭下村将一去不再重现。
  

DSCF3539
  当年的亭下村,就在对面那棵树下的山岙下。

DSCF5741
  当年走过无数次的古道,如今仍在。
 

标签: 家乡
最后更新:2015年6月17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 白桦

    我的老家也在水中沉睡了。

    2020年4月28日
    回复
    • 大道如水

      @白桦 沧海桑田……

      2020年5月7日
      回复
  • 呜-----启航

    哈哈,亭下村照相店就是我的老家,可惜后来应建水库拆了。

    2015年11月21日
    回复
    • 大道如水

      @呜-----启航 [good]

      2015年11月21日
      回复
  • 哈哈

    实在实在,如今和亭下村最有交集的便是高岙村,去了N次,也有本村的几个绿色知交,每每到那地方看亭下最美风光,湖心总是露出的小土墩,越是提醒那村的神秘。这些道不明的书生意气,如今到感觉气大了,总归,现时是“传统文化”了,嘿嘿。兄弟转一个文章,看了删除,为了你这个天地健康。
    这个年头,装逼这事儿,其实算是国人的一种特别喜好。有意无意,但凡是个人,都会偶尔装一下两下的。有些人固执地觉得自己从来不装,如果不是扯谎的话,多半是因为装逼这事儿,分有意无意两种,无意为之者,即使装了,也不觉得。细分起来,装逼大体有三种境界,用一个更时髦的用语来说,就是逼格,装逼的格调,从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
    一般来说,撒娇,卖萌,都有点装的意思。但一定说人是装逼,有点上纲上线的意思。严格地说,还算不上。但明明是老黄瓜,非要扮嫩,也是人之常情,但如果扮嫩之后,真的觉得自己嫩了,那就可以迈入装逼的门槛了。同样,人没钱,不想让别人、尤其是从前的熟人看不起,买个高仿的名牌,人前人后穿出来,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走到哪儿都一身假名牌,看见豪车,就凑过去照相,假装是自己的。这也入戏了。当然,有钱的少爷小姐,睡在钱堆里,还拍照在微博上晒出来,不折不扣,也是装。没错,这样的装,无论怎么过分,都只能属于装逼的第一种境界——自我装修。
    装腕儿,装大师,属于装逼的第二种境界。开间不大的公司,雇上三五个人,名片上给自己印成董事长或者总经理,这不算装。谁也没说小公司,小微公司就不能有董事长总经理。充其量,也超不过是著名的山西万荣笑话的水准:一个县办企业,经理的名牌上可以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写起,由省、到地市,再到县。其实不过是土佬披了一件或者几件奢华的外衣,算不得装。真正装的,是学界中人。但凡有点小名气,出过两本书,发了十几篇文章,就觉得自己是大师了。严格地说,现在的中国没大师,但自称大师的人特别多。如果别人不这么叫,那就让自己的学生叫。能量大的,还能买通杂志社,专门出捧自己的专辑,上面登的,都是学生捧老师的文章。至于能让政府在自家门口挂大师牌子的,已经属于通天人物了。这几年,国学大师特别多,如过江之鲫。连国学是个什么东西,外面还不明白呢,大师已经满天飞了。凡是自我感觉是大师的人,派头一定要足,姿势一定特别地练过。一根别致的烟斗,不管里面有没有烟丝,一定时刻在手里攥着,间或放在嘴里叼着。无论什么场合,说话之前,一定要咳嗽一声。然后张嘴说到:“对不起,今天在下就抢先了,因为在下的时间很紧,过半小时,某某总理跟我有个约会,谈一谈税制改革的问题……”这种装逼的境界,叫做不迷人而自迷。
    装逼第三种境界的表现,是装爱国。本来,爱国不是稀罕事儿,平头百姓都能办。天底下,又有几个人不爱国呢?但是,就是有那么一帮人,非要把爱国办成垄断公司,而且还是国字号的。公司的业务,不是操办爱国,而是骂人不爱国。批发兼零售,定期分发大帽子,大棒子,看见不顺眼的,先给扣上帽子,然后打棍子。别人骂街,是污染网络空间,他们骂街是爱国的正义行为,哪怕满嘴都是生殖器,也是充满正义感的生殖器。当然,这种爱国者的最高层级,是把自己的孩子,有时间连老婆和二奶,都送到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去,让自己家人深入敌后,用住豪宅,开豪车,吃大餐的腐败行为,彻底瓦解帝国主义。这种装逼的境界,叫做独孤求败。到了这个境界,即使求败,也找不到对手了。属于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装,在高处端着——高端。
    发现,支持难得很

    2015年6月21日
    回复
    • 大道如水

      @哈哈 留着吧,没啥事。

      2015年6月22日
      回复
  • 云水心

    记起我们看小人书的情景,非常亲切。

    2015年6月18日
    回复
    • 大道如水

      @云水心 哈哈

      2015年6月19日
      回复
  •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回复 大道如水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纪念儿子踏上社会十周年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周记201806 何处开博?很纠结 微周201317 田园生活 07桃花笔会有序记载(一) 荣辱观的感想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