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感受生活
  3. 正文

走路的能力

2007年1月7日 2802点热度 0人点赞 6条评论

[img=right]attachments/month_0701/3200717231235.jpg[/img]  下午,跟平时一样,和同学一起去乡下采风。好久没走老家这条线了,于是就驱车去了老家。时值隆冬,正是枯水期,车过溪口,进入亭下水库,就发现水库的水剩下不多了,平时浩翰的湖面缩小了一大半,水底下的景物又浮了上来。在一个山岙里,我们下到了湖边。

  这个地方叫大智寺,过去有一个村子,是我老家通往外界是必经之路。据记载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一座寺院,这村也是因寺得名。据家谱记载,我的祖先,宋代浙东有名的理学家竺大年去世后就安葬在这寺后。不过从我记事起,寺院已经不存在了,记得建水库前,这里有一片李树林,树林边住着几户人家。亭下水库蓄水之后,这个村子的旧址平时就看不见了。如今水少了,那地方又重新露出水面。

  下到谷底,可以看到一条蜿蜒的小路通往山谷那头我的老家。被水浸泡了二十多年的小路上,还有一些光滑的铺路的鹅卵石,顽强地维系着其原来的状态。看着这熟悉的小路,不禁想起了二十多前自己走过的路。

  1979年,我15岁,考入离家30里的溪口中学读书,每周都要沿着这条路往返学校与家一次。那时候老家还不通汽车,这条如今看上去比羊肠小道宽不了多少的路,那时候是我们老家通向外界的唯一通道。汽车可以开,但是没有客车。乡村最快捷的交通工具是拖拉机,一般一个村才有一台,运气好,可以搭顺风车。不过绝大多数的时候必须依靠两条腿赶路。15岁那年,我身高才150多厘米,坐在教室的第二排。回家的30多里地,现在想起来好遥远,但是那时候是非走不可的。一般要在周六下午,补课结束之后,2、3点钟开始走,一般人走全程需要3个多小时。归心似箭,我们紧走快走,通常用2个半小时可以走完。

  小时候腿短劲小,比大人们还快半个小时,怎么走的?当然我们有办法。几个同学结伴回家,大家一路上不是学习竞走,就是你跑一段,我跑一段,跑往前一点的,坐在路边的石头上等后面赶上来,然后再跑。这样一程一程的玩接力。其实是变着法子自找乐子,把枯燥的走路玩成游戏。这样赶路的速度自然就快了。对于在学校里住了一周的孩子们来说,家是一个温暖的地方,有家在召唤自己,赶路当然不累。

  走了四年,养成了快行的习惯。以致于在大学的时候跟同学逛街,以及后来谈恋爱,赶路的速度总是控制不住,一迈腿,节奏就上来了,以致于同行的经常抱怨我走路太快。这习惯,一直到后来工作了好多年,身体变胖了,体力下降了,才有所改正。

  这半年,跟妻每天晚上散步,基本上每天要走一个小时左右。步速计算过,一分钟大概是100-120步,因为太慢了没有效果。这步速,跟过去我们赶路的速度差不多。这样算起来,每天晚上走了大约当年我回家的路三分之一。一周下来,就是我当年一个星期走的路的总和。

  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年走路是为了求学,如今走路,是为了健康。目标不同,效果一样--锻炼了自己走路的能力,也让我找回了少年时候的一点感觉。

标签: 往事
最后更新:2007年1月7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 寒冰纪

    那个年代大家都一样的。 现在有车代步是比较舒服但身体就大不如以前,所以平时还需经常运动才行,找一样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运动,不要间断就行。

    2007年1月24日
    回复
  • 悠游

    有机会还要比过,嘿嘿

    2007年1月13日
    回复
  • 想到哪说到哪

    回忆小时候的事情使人珍视生活快乐生活.听着感恩的心这种感觉真好!

    2007年1月11日
    回复
  • 大道

    下次说说自行车的故事,呵呵

    2007年1月8日
    回复
  • 英雄

    有了车便不再步行,有一次跳上一辆自行车居然发现不会骑了
    不用了总是要退化的,现在爬到三楼都能感到肺部在做剧烈的活塞运动
    有些东西不能丢,譬如走路,又譬如年少时走过的路

    2007年1月8日
    回复
  • lvm

    文越来越精,章越来越多。新年博暴,消防跟上。[lol][lol]

    2007年1月8日
    回复
  •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回复 lvm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宋代太白禅师考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宋代太白禅师考
    《旧影新照》图片版成书了 桕坑净慈寺 微博周记2012—18号 童年印迹之二:上马墩与显灵庙 山西行之太原印象 博联社即将谢幕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