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边摄边写
  3. 正文

大雷山有个九龙潭

2014年10月22日 2108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_MG_3340  2008年5月第一次到大雷山上的张家坑时,恰逢这个村的乡村旅游做得红火。村中的竹海山庄名气不小,喜欢尝鲜的城里人纷至沓来。当年我听不少朋友介绍过,说这地方的九龙潭景区挺好玩。那天,在九龙潭景区门口,听村民说,到九龙潭景区得先下山,路不短,且颇陡,吃力得很。当年锻炼不勤,最怕爬山,因此,只在门口探头朝山下望了望,没有下去。
  
  登张家坑的公路,是奉化最早改造的农村公路,水泥路面宽度只有3米半,两车交会得小心翼翼。那次上山,在一弯道上碰到一辆冲下山来的军用吉普,差点酝出险情。我一脚急刹,放在后座的相机及配件全摔在地板上,着实受惊不小,发誓再不来第二次。以后果然长期未来此地。
  
  一晃过去六年。这些年中,奉化的山山岙岙快踏遍了,更难的山路都走过,相信自己的车技已经有了进步,再上张家坑,觉得应该没啥问题。于是,今年上半年,第二次再到张家坑。再次到这九龙潭景区门口,意外看到景区颓废的样子,竹海山庄似乎也没在营业。看来这景区的开发,并不成功。我向来对开发过的景区不甚感冒,执拗地认为,充满野趣的风景更能吸引人。这次来,看到景区荒芜了,却激起了我想一探究竟的欲望,只是那天,因为在大雷山沿线的几个地方盘桓久了,没时间下去探九龙潭,又错过一次。
  
  前两天,看着天气渐凉爽,可以偶尔登一下山了,于是又想起这朋友们差不多都到过的九龙潭,是啊,也该去探究一下了。
  
  从城区出发的时候,天空布满薄云,阳光若有若无,不算晒人,应该是个登山的好天气。可等到了山上,太阳光一丝也没了。没了阳光的山沟,总显得单调灰暗。果然,从那村口的古道一路下探下去的时候,感觉这地方真没感觉。
  
  从景区入口下去,经过一片茂密的毛竹林,没走多久,就听到山下传来哗哗水声,很快,到了谷底。这处山沟可谓山高林密谷深,名符其实的峡谷。一条涧流从谷底穿过,因山势而跌宕曲折,于是有了许多个小瀑,每个小瀑下面又必有一小潭。有潭必有龙,这是咱先民的先知先觉,先前见过脸盆一样的水坑也有叫龙潭的,这九龙潭应该算是比较名符其实的了。
  
  谷底第一个平台上,涧边有一座庙,名浊水庙。看这前面的涧水确实有点混浊,想想这几天也没下过啥大雨,不知道这水是偶尔混浊还是经常混浊,但从眼前的情景看,这庙名与潭水还真应景。
  
  沿着谷底有条古道,往下,又可见若干小瀑小潭。来回穿越涧流两次,到了一个稍显平坦的地方,又是一稍显宽广的水潭。潭边的古道没再往下走,却径往旁边的山坡上去了。循道上去,看到一个山洞,洞边一块石头立着支撑着洞壁,形成一个天然的大门。不深的洞底,树着一块指示牌,上书“盘龙洞”。这路绕了洞口一圈,又回到了潭边。我四处张望,发现再没了往下的路,这九龙潭就这么完了?
  
  下来的时候,看到瀑布涧流蛮好看,边走边拍照。回去再往上走,发现九龙潭景区没多少大,整个景区落差也没多少高。唯一可看的,也就是这些小瀑小潭。不知道是那天没有阳光的缘故,还是枯水期水势不够大的原因,走了一遍,竟没对这景区产生多少惊羡。景区内整修过的游步夏古道,许多已经开始损坏,尤其是穿越涧流的,多被水冲得七零八落。要是这水大点,要涉水过溪,还是有一定危险的。
  
  从景区走了一个来回,竟然没有碰到一人,就是景区上面的停车场上,也杳无人迹,看来这地方已经很少有人来了。回来查看几年前别人游览这景区的游记,也是这么些内容,看来我们没有走错。从大雷山张家坑,还有古道可直通山下,不知道是不是这条,得以后再去考证了。
  
  在网上发现一个关于九龙潭的传说,把这地方与山下的九龙村联系在了一起。说当年九龙村住了九条龙,有年大旱,龙也快渴死了。观音菩萨差雷公雷母下凡降雨,为是的保一方平安,可降下的水却被九条龙悉数喝光。山民得不到甘露,山神到玉帝处告状,玉帝与观音下来察看,却发现有九龙捣鬼,于是罚他们把喝下去的水吐出来,以解村民燃眉之急。同时将九条龙分派到各地,世世代代守卫村子,为百姓服务。于是,龙老大仍住九龙村上游的九龙潭,为张家坑村民服务,龙老二发配到大堰董李石井村,龙老三发配到棠云马龙坑,龙老四发配到奉化龙潭村,其余五兄弟发配到鄞县五龙潭做善事……哈哈,原来邻近这几个有名龙潭的老龙们,竟然是亲兄弟,而且老大就在此地。只是奇怪,龙原来不是呼风唤雨管水的么?怎么还跟老百姓争水呢?
  
_MG_3269  进入景区,首先是一片竹林。
 
_MG_3351  竹林间偶尔见到这样的竹楼,估计是当年旅游开发时的服务设施。
 
_MG_3276  浊水庙。
 
_MG_3273  庙旁边的一心桥,景区内唯一一座桥。
 
_MG_3347_MG_3307_MG_3284  一路可见小瀑小潭。
 
_MG_3323  景区的古道。
 
_MG_3338_MG_3336  盘龙洞。
 
_MG_3349_MG_3331_MG_3295  随处可见的小瀑布,在镜头下方显出一些味道来。
 
 

标签: 登山
最后更新:2014年10月22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宋代太白禅师考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宋代太白禅师考
看《黄金甲》后的意外收获 2014微27 行云流水 戏的记忆 继续培训——201647 又出了一本“书”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