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自得其乐
  3. 正文

2010陕豫行(2):赴壶口

2011年8月30日 1870点热度 0人点赞 1条评论

2011-08-30_011624-0.jpg
 
  4月13日,阴转晴冷。
 
  早上6点,被宾馆的叫早电话惊醒。前一个晚上,因为没有红酒助睡,睡眠深度不足,快到5点的时候醒的那次,生怕误了时间,犹豫了好久没睡着,回头看时间,才5点过5分,方又放心睡去。被叫早电话电话惊醒时,感觉非常累,眼睛也睁不开。起来发现房间的床头灯打不开,再去看那插卡的位置,看到那张代用卡还挺着,拔了插上房卡,听到空调轰隆隆欢叫起来,暗地里惊叫:上了宾馆的当了!那张代用的卡只有几个照明灯会亮,空调没接通,晚上感觉房间冷。宾馆省了电节约了开支,国家降了几丝能耗,可我却挨了一晚的冻。出门第一天就被貌似温柔周到的一举给误导了!
 
2011-08-30_011624-1.jpg
  ▲住的宾馆叫这个名字。
 
  洗漱完毕,下楼,天还没亮全。吃早饭。人等齐出车的时候,已经过了原来约定的6点半。
 
  这一天的目的的是壶口瀑布和革命圣地延安。要说路程并不远,也就300多公里,要在我们那儿,三四个小时也就到了,可是导游说,陕北高原地形复杂,高速公路限速很严,车开不快。需要六七个小时才能到。想着这一天的行程,感觉有点可怕。
 
  车出城的时候,撑不住眼皮打架,打起了瞌睡。再醒过来的时候,车子已经进入陕北高原的边缘铜川了。
 
  沿途看到许多水泥厂。导游说,铜川山上多产水泥的原料,因此水泥厂是当地的支柱产业。老城区因为水泥厂带来的污染,已经不适宜人居,新城区搬迁到了20多公里外。我们看到沿途有许多水泥厂的厂房和住宅楼荒废着。导游说,这里有个水泥厂是上市公司,两年前她家有人买这个股票,其他股票跌的时候它还涨,她的第二台电脑就是这样挣来的。
 
2011-08-30_011624-2.jpg
  ▲汽车在黄土高坡上行驶。
 
2011-08-30_011624-3.jpg
  ▲路边看到的水泥厂。灰扑扑的生机不足。
 
2011-08-30_011624-4.jpg
  ▲铜川出口处快到了,路边时尚气息浓起来,活泛了许多。
 
  汽车行走在陕北高原上。高速公路只有两个车道,幸亏行走的车不多,不然真够挤的。高速公路上跑的以超大的货车居多,每到超车,我在后面坐着感觉非常压抑,司机操作时也是小心翼翼,还有许多限速路段,司机怕怕超速罚款,速度最高没过100公里。路忽上忽下,弯道奇多,在这路上跑,速度估计也超不了多少。快9点的时候,看到对面车道堵车,大约有三四公里,全是大货车,再过一公里左右,就是宜君服务区。
 
2011-08-30_011624-5.jpg
  ▲对面车道堵车了。
    
2011-08-30_011624-6.jpg
  ▲高速路边的广告牌。
 
  路经一个生活区,司机又把车开了进去。众人下车小解、抽烟,回来发现车挪了位置,开到服务区最边上的修理厂,我过去问司机干什么?他说轮胎有点松,得让人紧紧。我这才发现车子底下垫了块麻袋,有工人在下面操作。重新上路的时候,司机说,陕北人真是狠,就这么拧几下,要了我50元钱。这一带人,有什么事情可以挣钱的,要得特别厉害。
 
2011-08-30_011624-7.jpg
  ▲一路上隧洞不少。
 
  10点,车过羊泉沟隧道后,我们下了高速,进入富县去壶口。导游说,我们现在已经进入陕北高原的中心地带。沿途看到山坡上不时出现窑洞。导游介绍,陕北的窑洞有三类,一般贫困人家住的是土窑洞,小康人家住的是砖窑洞,有钱的大户人家住的是石窑洞。我们在车上下不去,隔着车窗看,似乎大多是土窑洞,而且大多已经废弃。许多有窑洞的山坡下面盖了房子,估计,现在住窑洞的已经不多了。尽管有人说窑洞冬暖夏凉,但是毕竟灰土多,通风采光不好。
  
2011-08-30_011624-8.jpg
  ▲进入富县。
   
2011-08-30_011624-9.jpg
  ▲远处的村庄,山坡上窑洞隐约可见,大多已经废弃。
   
2011-08-30_011624-10.jpg
  ▲进入富县后,没有公速公路了。路边做生意的人也多了起来。
 
  陕北的4月,柳树多发芽了,杏花也开了,白桦林好象还没动静,苹果花也没开,看上去仍然比较荒凉。在一抹的灰黄中,偶尔看到几丛翠绿和红白,还是挺醒目的,给人振奋之感。那柳树都是在粗主干上发出的新枝,想必就是陕西人说的砍头柳吧。整个陕北高原沟沟壑壑纵横交错,我们一会儿行在塬上,一会儿行至沟底。在塬上的时候,看不到地的尽头,在沟底的时候,望着塬上,景随车移。心想,最好能停下来让我踩一下这黄土。无奈整车之人,无一有此喜好,不说也罢。
 
2011-08-30_011624-11.jpg
  ▲爬上塬顶,黄土高坡的特有景色一览无余。
 
2011-08-30_011624-12.jpg
  ▲村中的杏花。
 
  偶见农人在田间劳作,看这地,几乎无水的踪影,不由得感慨自然条件之恶劣。问导游陕北人靠什么生存,导游指着在沟里不时看到的机械说,那个叫叩头机,是采石油的,别看这孤零零的一台小机械,它点一下头,就能收入200元,一天下来,它能点几下头?以前这些都是私人的,前几年收归国有了。因此,陕北人贫富差距非常之大,靠采油采煤致富的,家里悍马豪车会有好几辆,没钱的,面朝黄土脸朝天,一辈子也没走出过大山。前几年在网上风传的一个放牛娃的问答,就是一个生动写照。那个故事说,有人在山里碰到一个贫穷的放牛娃,问他:你放牛为了什么?放牛娃说:为了娶媳妇。人问:娶媳妇为了什么?娃说:为了生娃。人又问:生娃为了什么?娃:为了放牛……
  
2011-08-30_011624-13.jpg
  ▲翻耕土地的农民。
 
  11时许,车到宜川县城。导游说,按照原定计划,离我们吃饭的地方还得一个多小时,问我们在这吃还是赶到目的地。大家这时候都已觉得饥肠辘辘,说还是在这个地方吃了吧。于是下车吃饭。
 
  我们吃饭的店,名叫袁袁饭店。进去之的,好多人找厕所,结果将人熏得不行。虽然那墙上的指示牌写着是洗手间,进去一看,就是个露天茅房,臭气熏天。有个人从那地方出来后说,刚才被熏得吐了。我觉得吐了这事有点夸张,像我们农村出来的,过去不都这样?不止于熏吐吧。
 
2011-08-30_011624-14.jpg
  ▲停车吃饭。
 
2011-08-30_011624-15.jpg
  ▲中餐的地方隔壁有个重庆风味的饭店?不知道为什么要开这个?本地的不也很有风味吗?

标签: 旅游 陕豫行
最后更新:2011年8月30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 www.gylongt.com

    不错啊 很好的网站啊

    2011年8月30日
    回复
  •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回复 www.gylongt.com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纪念儿子踏上社会十周年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一个人演不了戏 微周201327 我们村的老年协会 童年印迹之一:600年沧桑黄连木 春节长假提前结束 快乐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