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感受生活
  3. 正文

相约大堰·露营花丛

2011年4月14日 2213点热度 1人点赞 3条评论

2011-04-14_011238-0.jpg
   
  开始商议博友笔会活动内容,还是在春节前。想不起谁第一个提出露营方案,印象中,参与方案商议的几个,一致叫好,这事就这样定下来了。想必我也是叫好中的一个,只是叫好的时候,以为说的是别人的事,并没有把露营跟自己挂上钩。
  
  4月8日是博友报到的日子,忙碌了一天,晚上回家,又整理了一个报道贴,睡下已经午夜1点半以后了。第二天早上8点起来,9点到溪口,马不停蹄地随大部队赶到大堰,拍合影,吃中饭,再招呼博友集中上车,一起到万竹采风,然后回到西畈祠堂吃晚饭,接着参加篝火晚会,表演节目,晚会后烧烤,陪博友聊天,待这一天所有的事情基本结束,我的脑袋已经胀得不行,顾不上还有博友在烧烤,我只想躺下睡觉了。
  
  傍晚到西贩后事多,没趁天亮着去露营地看,晚会结束时,跟水波去营地巡视了一回,都没找自己的帐蓬在什么地方,又回到篝火晚会场地。这时候想睡了,再跑到营地,还不知道自己要睡的帐蓬在什么位置。问了在现场指导我们的户外俱乐部工作人员,发现我的帐蓬就在营地大门一侧,相当于传达室的位置。虽然帐蓬旁边筑了一道竹篱笆,但是谁想进入营地,都得在我铺位不到一米的田埂上经过,然后绕过另一面,进入其他位置。
  
  营地灯光昏暗。我拉开帐蓬拉链,发现出入口下没到底,上没到顶,不折不扣一个洞,探头朝帐蓬里面瞧,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伸手摸了摸,摸到一个包,拉出来看,工作人员说这个就是睡袋。这么小?我自己带了一个睡袋,是我们博友中的户外专业户水波友情赞助的,比这个要大一倍。工作人员见我自己带了睡袋,把事先预备的那个收走了。我把自己带的睡袋、棉衣、摄影包、腰包啥的,一鼓脑儿往帐蓬里一扔,欲进去,又想起一事,复问:听说还有防潮垫?我怎么没有?工作人员拿手电往里一照,指着角落里一个更小的包说,那不是?你把它拆开,吹上气,垫上就行。我拉出来拆了看,那是一个硬绑绑的塑料垫。摸索着找到一个小孔,拔了塞子,吹了几口,垫子啥动静也没有。工作人员说我帮你吧,呼呼吹了一会儿,枕头的位置鼓了。他说要不要把这整个垫子也吹鼓?我摸了摸垫子,挺厚,心想这吹气也是个力气活啊,不能太辛苦人家了,就说算了,不用吹了,将就着睡一晚吧。
  
  倒着身子坐进帐蓬,把鞋子脱了,犹豫着应该把它丢在外面还是放在里面,想了想,还是放在里面算了。万一谁经过我门口,一脚把鞋子踢走了,明天找不着就出大糗了。
  
  进了帐蓬,拉上拉链,感觉里面好闷。把垫子拉开,往上面一躺,心想,晚上会不会闷死在里面啊?这么热,根本用不着什么睡袋。
  
  脱了外套,把睡袋拉开,黑暗中,感觉这睡袋就是被子旁边加了个拉链,我随手拉过它往肚子上一盖,身子往地上一倒,睡吧睡吧!
  
  躺了没一会儿,感觉不对:这紫云英地,平日踩上去软绵绵的,以为躺在上面会很舒服,可这会儿怎么感觉身子底下坑坑洼洼的?还有那个气枕头,又硬又冷,跟石头一样啊。
  
  不时有博友从我帐蓬边经过,从篱笆墙门口进来。有的大呼小叫,有的钻进了帐蓬还在相互开玩笑,也有如冯峰、亦蓟等热心博友,在逐个指导露营“菜鸟”铺睡袋。看来这场面非常适合年轻人,要换成平日,我肯定也得起来凑凑热闹,但今天不行,我头昏脑胀,实在不想动,什么也不想说了。
  
  越想睡越睡不着,枕头硬,地不平,无论怎么躺,都影响我进入“入睡通道”。我不停地变换姿势,想寻找舒服点的睡姿,可怎么也找不着。睡不着,脑子里念头就多了。先回忆自己自小到现在,有没有在野外睡觉的经历,想来想去,都没印象。小时候,闷热异常的夏夜,每晚必带了草席去打谷晒场上纳凉睡觉,可多数时候是听大人讲鬼故事,半夜上露水的时候一定回家,入睡的次数都很少,更不用说睡上一整夜了。看来在野外睡觉,这次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又想,幸好安排今晚跟我睡同一个帐蓬的博友晚上回了城,要不然这么狭小的地方,挤下两个人,想翻身也难啊。接着又担心,这要是一个晚上睡不着,明天还有那么多事,可怎么办啊?我甚至都后悔,刚才有博友回城的时候,我干吗不搭了车跟着回去?
  
  夜深了,呼噜声在四周渐次响起,看来博友们都钻进帐蓬睡着了,我却还没找到入睡的感觉。特别是枕头,越睡越不舒服,一个姿势一分钟都保持不了。忽想起我还带了一件棉衣,不行,得把枕头里的气放了,拿棉衣当枕头。起来如是操作一番,再躺下,嗯,这回感觉好多了。再一会儿,感觉身上渐渐冷了,又起来,把睡袋完全拉开,人整个钻了进去,嘿,还别说,把睡袋垫地身下,拉上拉链之后,地面上的坎坷感没了。我终于找到在家里睡床上的感觉了!终于可以进入“入睡通道”了!
  
  不知道过了过长时间,我真睡着了,估计也加入了呼噜合唱的行列。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一阵沙沙的声音惊醒,猛然睁眼,竟不知身在可处,再一恍然,想起这会儿正睡在荒野之中,那沙沙声是雨打在帐蓬上的声音。想起水波说过帐蓬里面不会进水,再看看外面天色仍然黑黑的,翻一个身,仍沉沉睡去。
  
  再次醒来时,雨滴声辟里啪啦大了许多。看着外面的天色已经微亮,晃晃脑袋,不胀了,嘿,这一觉还睡得不错!外面除了雨声,还是静悄悄的,我又合上眼,再睡,——睡回笼觉是人生一大享受啊,没想到在这荒郊野外也行!
  
  过了一会儿,听到外面人声渐起,迷迷糊糊中,感觉雨声歇了。开始有人从我的帐蓬旁边走过。跟着,听到亦蓟在外面喊:起雾了起雾了!我坐起身,从帐蓬透气孔看出去,发现外面雾确实是起了,可全是灰蒙蒙的,典型的山村阴雨天。我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6点05分,可以起来了。在狭小的帐蓬里,我整理起内务,这才发现睡袋的结构,那上面居然有一顶帽子,可以把整个脑袋垫起来的。唉,早知道这样,我一进去就可以把这个垫在充气枕头上,也不需要折腾半夜才想起用棉衣,说不定昨晚早就能入睡了。
  
  钻出帐蓬,大大的伸个懒腰,深深的吸口气,哇,雨后清新的空气沁入心肺,整个人顿时神清气爽起来,这感觉有多少年没有了?10年?20年?反正很遥远了。放眼四周,大片的油菜花包围着我们,虽然天色还是灰蒙蒙的,可是沾上了雨滴的油菜花,还是娇如少女,惹人怜爱。昨晚我竟没意识自己睡在花丛中,又是一大惊喜!
  
  没想到,一夜露营,对毫无思想准备的我来说,感觉能是如此的好!
  
  
2011-04-14_011238-1.jpg
  ▲中间那个临门的那个正是我睡了一夜的帐蓬

标签: 博联社 大堰
最后更新:2011年4月14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 宁静

    曾在亭下湖鲶鱼岛上睡过一晚露营,感觉:一闷热、二地硬且不平,翻来覆去没合上眼过,第二天起来发誓以后再也不遭那个罪了。

    [reply=大道,2011-04-18 00:53 AM]再去试试,可能就好了:)[/reply]

    2011年4月17日
    回复
  • 一地鸡毛

    感觉怎么样 睡了一个晚上~
    [reply=大道,2011-04-16 01:03 AM]上面都写了嘛,呵呵[/reply]

    2011年4月14日
    回复
  • 暮雨晨风

    看大道先生的文章犹如喝茶一般,感觉越来越有味呢!奉化的精彩有你们辛苦的汗水,再道一声{辛苦}咯!
    [reply=大道,2011-04-16 01:03 AM]过奖过奖![/reply]

    2011年4月14日
    回复
  •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回复 一地鸡毛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宋代太白禅师考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宋代太白禅师考
    好甜的水蜜桃,您来一口不? 旗鼓相连 纪念一个好人 周记201848 关于锦论的感概 这对熊猫真冤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