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触摸人文
  3. 正文

黄埔老兵林克权――寿星谱(13)

2009年11月13日 3355点热度 1人点赞 3条评论

2009-11-13_002555-0.jpg
  费了几次周折才找到林克权老人。在奉化黄埔同学会通讯录上,他的住址在奉化最大的渔村桐照。我在秋末的一个下午去找他,在村里,问了好几个人,发现要么不是本地人,要么是本地太年轻的人,他们甚至说不清楚老人住的那条路在哪里。眼看红日西沉,心想就是找到他也没时间深入访谈了,还是改日再来吧。

  桐照原是一个镇,乡镇撤并后于隶属于莼湖镇。我请在莼湖工作的博友潘峰帮助打听一下林克权老人的近况。半天后,潘峰来电话,说问过村干部了,他已经去世了。
 
  心里好生懊恼。没想到,过了一天,潘峰又打电话给我,说林老先生还健在,现在住在城区,民政局下属的福利院。问是哪个福利院?说不清楚,反正是民政局下属的。
 
  恰好一位老家在桐照的原同事来访,谈起林克权老人,说不知道有这么个人。他打电话问他父亲,他父亲说知道这个老人,可是去年已经去世了啊。同事说,听他父亲一说,他知道这老人的身世了,老人的家族过去在桐照是望族,解放后,整个家族被打得七零八落,很惨。
 
  我不死心,打电话给民政局的朋友,请他问一下他们属下的两个福利院,有没有住着一位叫林克权的90岁老人。很快,电话回过来了,说有的,住在老的那个市福利院。
 
  我很高兴。一天下午,约了博友江幼红一起去拜访老人。去前,请福利院的院长去问一下,老人这会儿是不是方便会客?
 
  到了福利院,稍加寒喧,院长便陪我们去见老人。走上二楼楼梯,一转弯,看到一位老人正坐在房间门口的走廊上。院长叫:伯伯,他们来看你了。老人慢慢转过头来,我分明看到,老人浑身颤抖着,泪流满面!我们不禁大吃一惊,
 
  老人带着哭腔说:刚才有人来通报,说有人要来检查。我有什么好检查的?过去都检查过了。
 
  我们赶紧说,我们不是来检查的,我们是来看望你的。
 
  老人说,你们不要来找我,我一辈子没干过坏事,对不起国家、对不起老百姓的坏事没干过。打日本人有错?要错也都是将官们的错,我们只能服从命令。提起过去的事情,我这心就痛。
 
  我们不停地安慰老人,老人捂着脸还在断断续续不停地念叨,说人家都看不起我们,指指点点议论我们,开会批斗我们,还要打人。院长说:没有人说你坏话啊。你过去打日本鬼子,是功臣,人家来看望你的,怎么会来打你?院长又问:你是不是不认识我院长了?老人抬起头,看了院长一会儿,说,你院长我当然认识的。可是刚才有人说要来检查啊,我以前都检查过了,你们不要来找我了,我心痛。
 
  院长说:刚才没来过别人,就是我来找你的,没说要来检查啊。
 
  我知道,老人这会儿犯迷糊了。我赶紧拿出前段时间拍的其他黄埔老人的照片给他看,东拉西扯的分散他的注意力。
 
  聊了一会儿,老人的情绪有些平缓。我再三跟他解释我们来找他的原由。旁边住的老人也过来跟他说话,院长还抱来福利院收养的一个孩子来逗他,老人一见孩子,面目顿时慈祥起来。院长说,老人特别喜欢孩子。
 
  我找话头想套问老人过去的一些情况,老人只说自己是成都黄埔本校毕业的,到云南、缅甸打过仗,他是中尉,差点回不来。其他的都想不起来了。
 
  老人从房间里拿了一些杂志给我们看,有一本《中国老年》,在好多老人家里见过。还有一本是今年5月印的《黄埔同学通讯》。他说平时就看这些东西。
 
  我们看老人的情绪不大好,决定告辞。老人送我们到楼梯口,说,你们这样来是可以的,我可以你们说说过去的事情。刚才都是传话人的错,说什么要来检查。检查两字,我听到就吓死了。
 
  回来之后,我在当天拍的照片中挑了两张去印了。
 
2009-11-13_002555-1.jpg
  提起过去,老人老泪纵横、

2009-11-13_002555-2.jpg
  聊天好久,老人情绪方有所平缓。
 
2009-11-13_002555-3.jpg
  尽管如此,老人的表情仍非常凝重。
 
  数天之后的一个下午,我独自一人再去拜访老人。
 
  老人仍然独自一人静静坐在那儿看杂志。我上前招呼,拿出上次拍的照片给他。老人一看,非常高兴,连声说谢谢,拍得真好。他端详着自己的照片,说,我还没显出老人相来呢。
 
  旁边的老人们围拢来,看着照片,都说拍得好,精神。老人对我说,你不用印这么大,这彩色的很贵吧。
 
  我说不贵不贵,上次来时没拍好,这回我想再替您拍几张。老人坐直了身子,精神十足地让我拍。
 
  我一边跟他聊天一边继续套话,想细问一下老人的身世。
 
  老人说过去的事情我都忘记了。糊涂的时候,我想不起自己的名字,说不清楚自己的年纪,有人问起,只说是属羊的。我算了一下,属羊的应该是1919年出生的,按照我们这里的说法,他今年虚岁91岁。
 
  老人记得自己是在从武岭学校考上黄埔的,入学的具体年份忘记了,只记得是黄埔16期生,在成都黄埔本校上的学。毕业之后分配到广东人的部队,中尉军衔。
 
  老人说当年曾在云南、缅甸打日本鬼子,差点回不来。在缅甸,隔着一条河,对面就是日本人,战斗惨烈。我问老人知不知道中国远征军?您参加的正是这支队伍啊。老人摇摇头说没听说过。我在宁波黄埔军校同学会2004年编印的《黄埔情缘》一书中,看到同是奉化籍的黄埔十六期生李祚达写的《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的故事》,里面写到,远征军鼎鼎大名的第五军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在缅甸阵亡,同日,戴安澜将军的翻译、宁波籍的黄埔生张英杰(应其),背部连中七枪,幸未击中要害,被林克权抢救后脱险。可见,林克权当年也在这个英勇的200师战斗过。
 
  解放前夕,老人携带家眷,在广东准备逃往台湾,但是没能走成。据老人说,他们有三个大队,都是属于营级建制的,第一、第二个大队走了,他是第三大队的大队长。解放军召集他们开会,说去台湾还是回家由他们自己选择。当时谁敢说自己愿意去台湾啊,所以都选择了回家。老人有兄弟五个,他排行老四,老三当年在云南机场工作,后来去了台湾,在那边日子过得不错,前些年还常回奉化,现在老了,也走不动了。
 
  福利院同住的老人们聚过来聊天。一位80岁的老人,说话声如洪钟,跟他开玩笑说,你当过黄埔兵,我也当过国民党兵的。我奇怪地问:你当的什么兵?老人说我参加的是童子军。林克权老人呵呵笑着说,他是这里的小弟弟啦。那位老人不服气地说,你现在还不如我呢,我能背出三民主义五大宪章,你行吗?旁边一位88岁的老婆婆听了不乐意了,说你比人家年轻十一二岁,有什么稀奇的,十一二年时间养个孩子都活蹦乱跳了。大家听了哈哈大笑。
 
  我对那位中气十足的老人说,您要是唱歌肯定行。林克权老人说,是啊,他每天走进走出都唱着歌的。一位忙里忙外的福利院服务员大嫂见我们聊天,凑过来看热闹,看了我拍的照片,对老人,你伟大啊。老人听了呵呵笑,又小声跟我说,她人很好的。服务员说你说我什么呢?我说他说你人很好啊。服务员说,你可不要骂我啊。走廊上响起一片笑声。
 
  我问老人在这里住得好不好?老人说不错的,就是门卫不让他出大门。我说是不能让您出去,您出去万一找不着回来的路了,心里一急又把自己的名字给忘了,那怎么办?旁边的老婆婆对他说,你儿子儿媳三天两头来看你,给你带好饭好菜,你跑出去干什么?你又不会买东西。我问老人有几个孩子?旁边的老人代他回答,他有一个儿子两个千斤。林老先生没听清楚什么是千斤,问是什么意思,我说他们说您有两个千斤小姐呢?老人听了眉毛眼睛都笑得挤一起去了。老人说他的两个孙子大学毕业后,都在宁波的银行工作。现在政府补助他每个月生活费600多元,但不够用,得由儿子补贴。老人开心地说,孙子们也给他钱花了。
 
  老人说我能活到90多岁不容易,当年打仗,子弹可不认人的。不过,他们那些到台湾的同学,都发财了,日子过得更好。老人说我现在经常做梦啊,台湾那边的人是不是还记得我们?应该记得吧。说完他又极认真地对我说,我看他们是不记得的!兄弟也好几年不给我写信了!
 
  我默然。是个中国人,都应该记得他们,可是,还记着他们的,真的不多了!
 
2009-11-13_002555-4.jpg
  别人说照片上的他很精神,老人非常开心。
 
2009-11-13_002555-5.jpg
  福利院里的老人,左边这位80岁,说话中气十足,他说以前是建筑工人,说参加过童子军的就是他。右边这位婆婆今年88岁,精神瞿铄。
  
2009-11-13_002555-6.jpg
  老人坐直了身子,让我给他拍照。

 

标签: 寿星
最后更新:2009年11月13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 暮雨晨风

    想来我也会难以忘记的,时间的流逝并未让他忘记过去的苦难!再次祝福老人!
    [reply=大道,2009-11-16 00:48 AM]代他谢谢你![/reply]

    2009年11月15日
    回复
  • 暮雨晨风

    到了福利院,稍加寒喧,院长便陪我们去见老人。走上二楼楼梯,一转弯,看到一位老人正坐在房间门口的走廊上。院长叫:伯伯,他们来看你了。老人慢慢转过头来,我分明看到,老人浑身颤抖着,泪流满面!我们不禁大吃一惊,
     
      老人带着哭腔说:刚才有人来通报,说有人要来检查。我有什么好检的?过去都检查过了。看到这里觉得心情沉重啊!但愿老人能忘记以前种种的苦难,祝愿老人健康快乐!
    [reply=大道,2009-11-14 00:45 AM]这一幕,我一生难忘。[/reply]

    2009年11月13日
    回复
  • 宁静

    他们这一代不容易,应该记得他们!
    人为因素太多啦。
    [reply=大道,2009-11-14 00:46 AM]仔细思考一下就发现,这不仅仅是人为。[/reply]

    2009年11月13日
    回复
  •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回复 暮雨晨风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离开职场一周,顺便聊聊鞋子 退出职场的第一天我竟感冒了 这个8月,我告别了职业生涯 话说“二十里云”之“云南”“云北”及“过云” 唐代太白禅师考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话说“二十里云”之“云南”“云北”及“过云”唐代太白禅师考这个8月,我告别了职业生涯退出职场的第一天我竟感冒了离开职场一周,顺便聊聊鞋子
    微周201312 微周1750——见了冰雪 重温童年足迹 微周201351 小公主 我拍小城之2008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