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感受生活
  3. 正文

学做生意——小镇日子(12)

2009年10月9日 1860点热度 0人点赞 1条评论

[img=right]attachments/month_0910/9200910902542.jpg[/img]  1988年,搞活经济成了全民的热门话题。

  1月,县农业局开会,局长动员各个单位尽自己所能,开展经营活动,贴补办公经费之不足。我们站里也开会研究了好几次,一方面是为了响应局里的号召,另一方面是为了解决站里的经费问题。说实在的,那个时候站里的经费实在紧张,用点水电电话都得掂量再三,乡镇来的同志开会吃点饭,还得我们自己一大早上菜场买来菜,然后在食堂里自己做,比起同一个墙弄里其他几个单位,来了客人就前呼后拥的上餐馆,我们显得太寒酸了。痛定思痛,站长决定我们也要挣钱!
 
  挣钱这事,说来不容易,做起来更不容易。我刚出校门不久,根本想不出啥门道。不过单位一个比我们早来的,头脑很活络,点子很多,而且说干就干。第一笔生意是做饲料鱼粉。尚田这地方养鸭户很多,事先他进行了调查,摸清了价格和出货渠道,然后独自一人跑到舟山联系货源,再亲自押车将货装到奉化。3月末的一天,凌晨一点,我刚刚进入梦乡,突然被外面的敲门声惊醒。敲门的是前去舟山买鱼粉的同事,他说东西装来了,快起来一起去卸货。初春的半夜,气温还很低,我糊里糊涂的穿衣起来,哆嗦着跟他到我们临时借的一间民房前,把一货车的鱼粉卸下车,足足忙到3点多钟,弄得满头大汗不说,还浑身都是鱼腥味,以后好几天里这味道还挥之不去。这个生意虽然从头到脚是他一人操办的,但也给我们其他人提供了榜样。不过由于人家货源都是现成的,我们的销售很不顺利,后来天气热了,鱼粉就容易变质,所以这笔生意基本上是不挣不赔,白忙活了几个星期。
 
  当年区一级的农技站,除了与县里的主管部门有些联系外,再往上的关系,基本上就没有了。我的工作业务性强,经常到宁波参加会议,而且当年宁波那个主管我的部门负责人当初就想要我去他们单位的,对我印象不错,我们站长深知这一点,叫上我到宁波跑了一趟,要做农药生意。简单地说,就是从他们那里要来一点农药,我们转手再卖给农户。当年农资紧张,只要有货源,包赚不亏。
 
  站长陪我去了一趟之后,其他事情就由我联系了。这笔生意就由我来操作。这事与鱼粉的事情同时进行,但开局并不顺利。一是我对此不是太热心,只是由于领导交办的任务不完成不行。二是我也不大有信心自己能办成这事。春节以后,我又陆续跑了几趟。最后说好,由宁波的那个领导出面帮我联系,从鄞县下应的一个单位批出一吨农药给我们,但事先必须先将款子打给他们。
 
  货款的问题,必须由站长出面解决。站长要求下面乡里报数字,汇总后先把钱汇上来,交给我们,然后我们再交到上面去。记得那天乡镇把钱交给我之后,我去银行汇款,银行的朋友帮我点了好几次后,最后说短款10元。没办法,只好从我自己的口袋里掏出10元垫上了。那个时候我每个月的工资才120多元,10元钱足够我吃一个星期的食堂了,钱垫出去了,心里却懊恼得不行。
 
  钱3月19日汇出去了,说好3月底给我们农药,可一直捱过4月,眼看着到5月底了,货却一直没有消息,乡镇的同志甚至认为我这一笔生意有可能被骗了,他们想要回预付款。没办法,我只得一次次往宁波跑,三天两头打电话,最后弄得那个领导有些烦我了,骂我们站长烦人,说以后再也不管你们的事情了,她骂是骂我们站长,听却是我听着的。我心想,做完这笔生意,我再也不跟他们联系了。
 
  在5月底的天,终于来电话说可以提货了。5月29日,我和那个头脑活络的同事一起,一大早就出发去下应,上午到处找人,吃了中饭才开始办手续,直到天黑了,才把农药拉到尚田。本来上午天气还很好,虽然很闷热,但还是晴着的。等下午装上农药,往回赶的时候,天却突然下起了雷雨。幸好我们的东西盖上了雨蓬,不然要泡汤了。雷雨下得不是太久,回到单位的时候雨已经停了。赶紧招呼同事们把农药卸下车。这回没到外面借房子,而是堆放在我们办公室的那个小厅里了。农药散发着浓烈的味道,不仅把我们的办公室弄得乌烟瘴气,墙弄里其他几个单位的人颇有微词。
 
  第二天,我兴高采烈地跑到县物价局去核价。当年这样一次性的物资,在出售前必须经过物价局的核准,费率是10个百分点。就是我说可以根据我们的进价,再加个10%对外出售。我头天去没碰到经办人。第二天下午再去,总算碰到了。那个经办人员是个瘦老头,模样很威严很官僚,我小心翼翼地递上申请报告,随后敬上一枝宁波牌香烟,等着他批。他眼也不抬,戴着老花镜认真审核我的报告,然后按着计算器,在下面飞快地批了一行字。我偷眼一瞧,哇,这核准的价格比我自己算出来的价格高多了,他签字、盖章,把报告递还给我。我报告到手,心里却砰砰跳个不停,强作镇定问:好了?他说可以了。我飞快地逃出来,生怕他发现破绽反悔。
 
  价格核定后,这生意就方便了。打电话叫乡镇把预定的货拉去。剩下的放在小厅里,向当地的农户出售。消息传得很快,不断有人来买农药,区里有些很牛的单位的领导,平时看我们农技站的都不带正眼的,这回也是小心翼翼地来找我开后门,这很让我意外。我第一回意识到了权力原来是这么个味道。当时来买农药人的根本不关心价格,能买到的都是谢天谢地的感激不尽。现在想起来,那真是坑农啊。
 
  印象中,这笔生意以我们大挣三千元告终,只是这个农药残留下来的味道,在我的办公室兼寝室里经月不退。
 
2009-10-09_002838-0.jpg
  这个小厅堆放了一吨农药,差不多占去了三分之一的位置,我的房间就在左边那个门后面。

标签: 小镇日子
最后更新:2009年10月9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 暮雨晨风

    哎.........真是为难秀才嘞.........[wink]

    2009年10月9日
    回复
  •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纪念儿子踏上社会十周年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站桩300天 徒步亭下湖畔 数码摄影日志第二季(12):2005年12月 溪口亮灯了 告别小镇生活——小镇日子(28) 行云流水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