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竺氏探源
  3. 正文

本地古籍中的竺氏名人——解疑家乡之五

2006年4月13日 3300点热度 3人点赞 0条评论

[align=center]2006-04-13_223915-0.jpg[/align]

  近日,翻看了几本老县志,摘录几个本地竺姓名人的记录。这些记述语焉不详,从现有资料还无法考证其确凿情况,且记之。

  竺汝舟 宋 隐桃花坑,与太白禅师往来故飞锡于此,择其地居之,留偈云:昔是神仙宅,今为长老居,定须攀月桂,宜教子孙书。后王伯圶来守此帮,访得之,与游览山川。沈端宪公志其事(乾隆奉化县志 卷十一 人物志 隐逸)。又据《四明谈助》载:宁波有竺家巷,东起狮子街、西起碶闸街,长298米,宽2-3米,曾为竺汝舟隐居处。

  自斋 董村竺稷读书处 本堂集 陈著自斋说,自斋,竺氏子稷读书之小室也,吾为名之而告以其义,自之义大矣,曰自昭,曰自师,曰自成已,曰自得之。圣贤示训,惟此为至切,以名其斋,仰而观由目以入心,俯而思由心以复性,察之精沈潜之久,主于中而外物不能迁,澄其本而末流不能涸,则知万物之理,反身皆备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矣。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皆由此始斋云乎哉。然自之为自,有所谓自暴自弃,自是自用者,则由?自之空老之虚。杨氏之为我,墨氏之兼爱,告子之仁内义外,荀子之道,性恶差毫厘而谬千里,中庸曰博学之,审问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已百之八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吁。如此则可以得吾之所谓自。虽然今而后有以自斋称已者,固不得而辞道甚而吾徒所麾者,亦皆有之良可欢已。昔者诸贤或取诸乡里或取诸所居面势,或取诸所学所志,后进尊而师之,兴以代不能名之名,然岂贤意哉吁。知此则可以得吾之所谓自己。丑闰月。(《光绪奉化县志》卷三十七 古迹)

  竺忠义宅 县北三十里竺渊所居(《光绪奉化县志》卷三十七 古迹 引自《康乾志》)

  观先坊 县北三十里为举人竺晏立。(《光绪奉化县志》卷三十七 古迹)

  进士坊 县北三十里为竺渊立。(《光绪奉化县志》卷三十七 古迹)

  忠节坊 县北三十里为福建参政竺渊立。(《光绪奉化县志》卷三十七 古迹)

  竺渊 明,字静深,少颖悟过人,书过目不忘。宜德癸丑进士,授刑部主事。尚书魏公奇其才。正统三年升福建右参议,敕守银坑。其顽犷者群众窃取,廉得之,贿以白金,拒不受,因戒武师领兵与偕将值抵其巢擒获之,已而武师误约不至,遂遇害。奏闻上悯悼,录其子文盛为南乐县主薄。(乾隆奉化县志 卷十一 人物志)

  节孝坊 炎源乡董村为禀生竺苞妻陈氏立。(《光绪奉化县志》卷三十七 古迹)

  隐士竺汝舟墓,县西剡源乡唐青岙(《光绪奉化县志》卷三十八 墓冡,引自《剡源志》)

  理学竺大年墓,墓在剡源乡大智寺后,杨琪撰墓铭。(《光绪奉化县志》卷三十八 墓冡)

  本学训导竺君咏墓 县西剡源乡董村(《光绪奉化县志》卷三十八 墓冡,引自《剡源志》)

  另附:

  著《自斋说》的陈著其人

  陈著(1214—1297),今溪口镇三石村人。字谦之,一字子微,晚年自号本堂。仕宦世家。幼受家学,早有文名。1256年(宋宝佑四年)进士。初监饶州(今江西省波阳县)商税。1260年(景定元年)任白鹭洲(今南京市西南)书院山长。旋监芜湖茶局。相国吴潜以其才可重用,向朝廷推荐。外戚贾似道示著走其门道,著拒:“宁不登朝,不为此态。”遂被放任江西省安福县令。1263年授著作郎。贾似道推行“公田法”、贱价广收民田,著上疏指责似道祸国殃民,乞罢买公田。似道怒,出著为嘉兴令。
  1268年(咸淳四年)改任嵊县令。时,有宗室外戚居嵊县者,霸持一邑之政,前之县令多被遣去,致17年无县令。且有豪强指使凶徒劫持行人,迫为家奴,伪造白契,强占民田。著就任后,政教并举,张纲纪,重法度,饬吏治,正民风,主张:“义利明而取予当,教化先而狱赋后,识大体而用小心,爱细民而公巨室。”在任4年,使豪强有所收敛,百姓得以安居。1271年升任扬州通判,离任之日,民众夹道相送。
  次年,任临安(今杭州市)签判。1274年转通判,升太学博士。是年,贾似道归台州(今临海市)治母丧,诏以天子仪仗出殡,筑墓比拟皇陵。著率诸生上疏谏阻。1275年(德佑元年)迁监察御史,台阶授秘书监。十一月出知台州,未赴任。
  宋亡后,避居雪窦山西坑村。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出任广平书塾山长。1292年聘修县志。著《历代纪统》、《本堂先生文集》95卷。
  著高祖显,进士出身,官至户部尚书。1112年(宋政和二年)上疏论蔡京,被贬知越州,后归隐鄞县密岩。祖父伸,为国子监祭酒。庆元初,斥道学为伪学论起,伸七次卜章陈辩,被罢职。后拜为吏部尚书。父德刚,1217年(嘉定十年)进士。理宗时任工部尚书。

  记述竺汝舟逸事的沈端宪其人

  沈焕(1139—1191),字叔晦,定海崇邱乡沈家山下(今属北仑区小港镇)人。24岁中举,后入太学,师事陆九渊之兄陆九龄,探究心学大要。南宋乾道五年(1169)进士,历任上虞尉、扬州教授、太学录事,充殿试考官,调高邮军教授、婺源县令、舒州通判,所至能恤民重教。曾一度讲学于定海(今镇海)南山书院。晚年迁居鄞县城内月湖竹洲。卒谥端宪。继承陆九渊心学,与杨简、袁燮、舒璘同创南宋四明学派,称淳熙四先生。著有《定川言行编》、《定川遗书》等。

标签: 家乡 竺氏
最后更新:2006年4月13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纪念儿子踏上社会十周年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梦境 秋意渐来——201638 一个新浪日志又刷新了流量 我拍小城之2011 长沙行之一:乔口渔都 调侃:不敢上去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