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队长的身后事——《旧影新照》(四)

《特产队长的身后事——《旧影新照》(四)》
  老照片上的这位主人公名叫吴丰裕。

  吴丰裕在上世纪50年代土地改革时就担任大队干部了,当时吴家埠村有三个大队,他是一大队的大队书记。大队合并后,由于他有一定的文化,便成了负责大队集体经济的支部委员,管理着几百亩的桑园和部分茶园,一做做了10多年。

  当时大队集体经济的主要来源是桑蚕,在吴丰裕的精心管理下,吴家埠大队一举成为了当时莼湖收入最多的村,大队集体在全镇最早买上3台进口电视机。曾让邻村的社员们羡慕不已。吴丰裕本人因此在1978年的时候被评为县先进工作者之一,拍这张照片的时候,他已经60岁了,

  吴丰裕已于2002年去世。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吴建川在莼湖镇上经营一家汽车配件商店,二儿子在家务农,小儿子吴建华在建设银行奉化支行工作。日子过得都挺不错。

《特产队长的身后事——《旧影新照》(四)》
  吴丰裕的大儿子吴建川在他经营的汽配店中。
 
《特产队长的身后事——《旧影新照》(四)》
  汽配店所在的位置,过去就是吴家埠村的桑园地。
 
《特产队长的身后事——《旧影新照》(四)》
  吴建川在向我们介绍他们一家在过去30年里的情况。
 
《特产队长的身后事——《旧影新照》(四)》
  这个市场所在地过去就是吴家埠村的桑园。

《特产队长的身后事——《旧影新照》(四)》
  他们身后的车站,过去也是桑园。
  许多村民仍然在这片变成了城镇的土地上工作。
 
  蚕桑曾是奉化农业的重要特产。鼎盛时期全市植桑面积将近3000亩,养蚕农户近1000家。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蚕桑生产日渐萎缩,最少时仅缩减到400多亩,养蚕户只剩下130多户。近年来,随着乡村游的兴起,奉化许多地方开发了桑椹采摘游,形成了数个专业村,植桑面积增加到近2000亩。同时,养蚕农户基本消失。蚕桑的产业链在这30年中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特产队长的身后事——《旧影新照》(四)》
  这是游客在畈头村的桑围砌里采摘桑椹。
 
《特产队长的身后事——《旧影新照》(四)》
  成熟的桑椹乌黑鲜艳,营养丰富。它有改善皮肤血液供应,营养肌肤、使皮肤白嫩及乌发等作用,并能延缓衰老。

点赞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