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节日了

[align=center]《又有节日了》[/align]
  晚上出门,听到鞭炮烟火声又响起,感到纳闷,春节过去这么多天了,怎么烟花爆竹还没没完?妻说,今天是元宵节。原来又是节日了啊。于是又有一些杂七杂八的想法,想写下来。

  这个日志的题目之所以叫《又有节日了》,是因为今天这个节日元宵节在我们这里似乎不是一个大节,在我的印象中,好象从来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纪念动作。

  我小时候的那个年代,好象过节主要就是为了吃。春节的时候,吃的是大鱼大肉,一个春节估计就把全年的肉啊鱼啊小食品啊吃了一半。春节完了,除非遇到家里办大事或者来贵客,否则这些鱼肉菜是很难吃到的。当时物资紧缺,春节大鱼大肉也不多,好的人家可以过到初五六,一般人家在初三四就完了。到正月十五的时候,早已经没有了好吃的东西,没有了吃的,也就没有了节日气氛,谁还会在这个时候去过什么元宵节。所以小时候一直没有听说过元宵节这一说。

  记得第一次听说有元宵节,已经是到了1970年代的中后期了。当时开始流行一支民歌,后来脍炙人口,流行数十年,歌曲唱道:“正月里闹元宵,金匾绣开了……”绣金匾可以想象,因为那个时候母亲经常在缝纫机上绣花,也见到过村里的姑娘媳妇手工绣花,绣金匾想必也差不多。但闹元宵就有点不大明白了。回家去问母亲,母亲说闹元宵就是吃汤圆,正月十五有个元宵节。

  汤圆这个词,那时候对我们来说也是个陌生的东西。小时候我们只知道汤果。所谓汤果,就是把湿米粉搓成小小的圆圆的团,里面不加馅。汤果有两个做法,一种是甜的,加糖,再考究一点加上酒酿,那是客人上门的贵重招待点心。另一种是咸的,就是跟做汤面汤年糕一样,加青菜加盐。我小时特别不喜欢吃甜的,那个咸的汤果还能吃上几碗。至于有馅的汤团,那是很晚的时候,生活稍有好转,物资开始丰富了才吃到。

  我们这里的农民比较注重实际,过了春节,第一件事情就是上山种洋芋。农家新年的第一个农事就是这样开始的。每年过春节,初一这天一般人家是不出工的,但是也很少有人家能够在家闲坐到初五六,一般比较勤劳的老农,在初三四就开始,挑着一担农家肥,后面跟着家里的其他人,挎上一篮子洋芋种,上山开地整畦打孔种洋芋。洋芋一般都在自家的自留地里种,种得好不好都是自家的,所以,人们特别重视。洋芋成熟后,既是农家餐桌上一道长年的菜,也是一道粮食替代品。夏天,烤上满满一锅洋芋,就着自己烧制的番茹酒,那是重要的解乏食品。所以,到元宵节的时候,这里的农家们早已经劳作了十来天,已经没有那个时间,也没有那个精力,更没有那个经济实力去过这样的节日了。

  每年过年的时候,总看到电视上北方的文化风俗活动特别热闹。元宵看灯,也是重要的习俗。我们这里,除非是政府组织,否则是不可能看到一个灯的。我以前也感到纳闷,后来明白了,北方的冬天比较长,而且比较冷,农家在这个时候确实没有什么事情做,就只有通过各种风俗活动来找点儿乐子了,这样看来,也是他们的一个福气啊。

  这几年,农村的生活好过了。农民们过春节的时间拉长了。这几天,有不少地方都在过庙会。奉化以前有几个庙会是很有些历史的,解放以后中止了,这几年又办起来了。不过跑去看看,看庙会的全是些年纪比较大的老人,一方面是庙会上演的戏文节奏比较慢,年轻人不喜欢,另一方面,年轻人也早已开始了工作,没时间去参加这些活动了。

点赞
  1. 晚风说道:

    过年终归是可乐的。

  2. 余韵说道:

    真是有点怕过年了,一是过一年就老一年了,离那到马克思上去的路越来越近了;二是太累了,买呀、烧呀;三是来来去去的走呀........真忙

  3. 大道说道:

    路之的感受可能和多数人的是一样的。

  4. 路之说道:

    过去“春节的时候,吃的是大鱼大肉,一个春节估计就把全年的肉啊鱼啊小食品啊吃了一半。”一点也不假。
    现在春节的时候,不新鲜的大鱼大肉全在这个时候吃了,因为单位分过来节日食品,都是冰冻的(要分也只能是冰冻的,你不喜欢,单位照样分),不吃了浪费,要吃,就没机会吃新鲜的啦。这是我过年的深刻体会。

  5. 道长说道:

    lvm总结得很到位,我一篇文章全应在你这一句话上了。
    谢谢云游四方的祝福,也祝你永远开心!

  6. lvm说道:

    根据大道理论:节日是闲着没事找事而创造出来的.[cry]

  7. 云游四方说道:

    北方比南方更重视元霄节吧。

    过完正月十五年也就过完了,咱收收心好好开始工作了。祝福楼主猪年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道长进行回复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