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感受生活
  3. 正文

想起十年前的2月19日

2007年2月19日 2799点热度 0人点赞 6条评论

[align=center]2007-02-19_001815-0.jpg[/align]
  1997年2月,春节前后,我正忙着一件大事。那年,奉化举办了一个元宵灯会,主题叫做“奉化之光”。我担任了活动组委会的办公室主任。大概在1月份开始,活动就着手进行筹备。布置任务、筹划方案、实地检查彩灯制作情况等等,忙得不亦乐呼。

  那个时候奉化财政很穷。组织这么一个大型活动,市里拨了专款3万元。彩灯的制作任务分配给各地各部门,灯会需要的电力等也由部门贡献。我一个办公室主任,一分钱也调动不了,钱全部给了文化局。我要做的,只有跑腿,磨嘴皮子。好多年前,有个地方开灯会闯了大祸,死了好多人,结果组织活动的好几个负责人坐了牢。所以,从我的本意上讲,很不愿意组织这样的活动。但是上面让你负责搞,不由你不搞,一个小小的执行者,说话没多少份量的。

  筹备工作做得差不多了,灯会定于2月19日傍晚开始,计划展出一个星期。展出地点在当时城区内比较繁华而且最为宽阔的中山路上。那年的春节是2月7日,春节长假到休息到2月13日,14日才开始上班。因此春节长假还没结束,灯架已经开始安装。到2月19日那天一大早,彩灯就开始安装了。

  那天早上去上班,我跟家里人开玩笑说,你们替我打点好行装吧,晚上灯会要是出了事,我就不回来了,直接去蹲班房了。说实在的,那个灯会的架子全是用脚手架钢架搭建的,长长的连在一起,绵延一里多。彩灯需要用电,各个地方送来的灯,质量良莠不齐,哪个电线接头脱了胶漏了电,触电倒下的肯定不止一两个。这些安全问题,不是事先没考虑到,而是根本无法控制。加上奉化好多年没有组织大型活动了,这次到底有多少人会来凑热闹,谁也无法预料。所以,我的心一直悬着放不下。

  由于这个原因,上午安装的时候,我沿线检查的首要问题就是安全。当时的文化局长是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他是个艺术家,一路上总是说这个灯不好看,那个灯安装不到位,甚至要人家拆了挪位置,说灯会布置要讲艺术品位,大小彩灯要高低错落有致。结果我们俩在马路上吵起来了。我说我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绝对保证安全,已经安装到位的,只要接线安全问题检查过了,就不要动了。二是晚上灯能够按照亮起来,就可以了。好看不好看不关我事。结果他说要听他的,我说要听我的,最后我火了,说那你来管吧,我回去了。这下他不响了,人家已经安装好的,当然也不肯再挪窝,最后一个也没有再动。

  中午,在中山路西头他们单位门口吃快餐,那天太阳很好,气温也不低,就是风比较大,那门口有一段路还没浇铸水泥,风一刮,灰砂铺天盖地直往餐桌上落。大家戏称中午吃的是“炒面粉拌饭”。吃过午饭,在他们单位院子里的草坪上晒太阳,中午的太阳直射下来,晒得人懒洋洋的。正午12点,局长说,这个时候正是鬼出来活动的时候。我说,要是哪位大人物过世了,我们这活动估计也不用搞了。说这话其实是有点根据的,因为,当时已经风传邓小平身体不好,病情已经恶化。

  活动在晚上6时半开始,这个时候开已经开始暗了下来。按照原来设计的方案。有个简单的开幕式,为此专门在大马路上搭了一个台。临开始前,马路上已经人山人海,而这时候灯还没亮。观众不知道台前有什么活动,都涌到这段马路上来看热闹。我在台侧看过去,台前已经已经有了人潮的感觉,好象麦流滚滚,我的心悬了起来,生怕这时候一挤,就会发生踩踏事故。到时候不知道会伤多少人。我说活动快点开始,而这时候,参加开幕式的有关领导在酒店吃了饭,人却挤不进来了,他们过来的速度很慢。总算,在天没全暗下来的时候,人到齐了,活动终于可以开始了。

  这个时候,又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当时新上任的公安局局长,还没怎么认识我们周围的人,他发现我们在主席台不远处放置了一些烟花爆竹,准备等领导一宣布开幕,他们那边就燃放烟花爆竹。他觉得这么多人放烟花爆竹可能会有危险,就前去制止。他那天穿了便装,工作人员中没有人认识他,就当面顶撞了他,叫他来跟我说。他又不认识我,就四处在主席台周围找我。我们的工作人员跑来跟我说,公安局有个什么局长说不能放,而这时候离开幕已经二三分钟时间了,领导们已经全站在主席台上。我跟组委会主任讲,说公安局有个领导说不能放。他衣袖一摆,说不管他们,按计划进行。我就退下台来,其实放届也不放也好,这时我根本无法通知到他们了。几句简短的讲话过去后,这边宣布开幕,那边烟花爆竹就噼里啪啦爆开了。领导讲话的当口,站在台前的人住了脚,两边马路上的还在涌进来,台前的人群出现了波涌,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还好,那旁边烟花爆竹一响,灯唰的一下全线亮了。台前观众哇的一声齐叫,西边一侧开始向外走动,台前人群压力总算开始松动。我赶紧叫主席台的人下来,把主席台的灯光全关了。马路上的观众这才开始有序观灯。

  下得台来,却看到那个公安局的领导正在跟我们一个工作人员吵架。那个领导叫着我的名字,却指着他的鼻子,说:“某某最坏了,把他抓起来。”我在旁边听了不由得发笑。旁边几个领导劝解了一下,把双方拆解开了。不过在当晚的整个展览中,我一直没发现那位工作人员,临到快10点了,我问文化局长,他说肯定是气坏了,叫我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我打电话问他人在哪?他说在马路的另一头。其实我知道,那个架吵得真伤了他的心,不知道他躲到什么地方生闷气去了。见我打电话给他,他马上出来跟我们在马路上会合。他说,我也是部队团级干部转业,50岁的人了,从来没有人如此对待他过。我们也只能安慰他几句。几天后,在我们单位的院子里,我碰到了那位新来的公安局长,他主动跟我打招呼说,原来你就是某某啊?我跟握了握手,说:没见过,不认识吧。当然这已经是后话了。

  灯会开展后,悬着的心一直没能放下。我们在每段展位前派驻了一个工作人员,展出一开始,工作人员根本无法工作,人一挤,手也无法举起来,一个小小的红袖章,无法施展其威严,我们也无法与其联系上。不时有险情报告传来,其中一个报告说,有一个灯被人挤坏了,电线掉在地上直冒火星。我急得赶紧跟在身边的供电局负责人讲,速去修复。他们挤过去,找到事故地,抓紧修复了,没有出事,那是老天保佑!

  总算捱到晚上10点,终于,观众渐少,灯展也可以全线熄灯了,头天的展出结束。我们再全线检查了一遍,叮嘱值班人员管理好彩灯,赶紧回家休息。一整天的又累又怕,一睡下,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大概是早上5点钟左右,熟睡中,突然被床头的电话铃惊醒。我拿起听筒一听,原来是市委办主任打来的,他说:“昨天晚上……”刚听了半句话,我的心就呯呯直跳,现场有人触电了?灯架倒掉了?种种念头在脑子里飞速转过。“昨天晚上,接到通知,说邓小平去世了。”听完全句,我觉得人一下子瘫软下来:唉,总算不是我们出事。主任说,你通知组委会的几位领导,市委书记在办公室等候,要商量一下灯会的事情怎么办。

  我边穿衣服边对妻说,这下好了,灯会不用继续了。打电话通知文化局长的时候,第一句说就是:昨天中午我们在草坪的话成真的了。

  到了市委办公室,看到已经有好多人等着了。知道上面传来的消息的详情。邓小平因患帕金森病,并发肺部感染,循环功能衰竭,抢救无效,地1997年2月19日21时08分在北京301医院逝世,享年93岁。

  大家小声议论片刻。议了一会,大家都感到肚子饿,我又出来到街上买一一些大饼、油条。这时,人到齐了,开始开会。报社的人拿来了今天的报纸,头版套了红,报道了灯会的开幕盛况。大家说,这报纸的事情容易定,停止发行,按照新华社的通稿重新印一份。这样,2月19日的报纸有了两个版本。我估计那天好多地方报纸都是这样的。我把那天先印的报纸要了一份带回家,连同后印的,直到现在还藏着。

[align=center]2007-02-19_001815-1.jpg[/align]
 
  灯会的事情怎么办?大家众说纷纭。要是这事搁在二十年前的1976年,那很简单,两个字:停办。但这已经是二十世纪末了,邓小平逝世,是不是还像以前领导人逝世时一样处理?这二十年中,好象还没有影响力如此重大的传人去世过。虽然大家的意见不是太集中,文化局长的主意更绝,他说用一些黑布把架子围起来,等治丧期过了再重新开放。真不愧是艺术家,想象力超群。我说这不可能,先不说这样一来大马路不成样子了,就是围起来了,又怎么管理?叫谁来管?说了半天,最后的结论是,原则上停办,具体等上面有精神了再作决定。一大早的会议就这样结束了。回来的路上,我想,这个灯会,肯定就这样完了。

  果然,中午后,上级有精神了:停止举办大型娱乐活动。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没等我们组委会发出通知,两个小时后,我再到中山路去,看到整条马路上已经是一片狼藉。不但灯已经拆得不见了踪影,就是架子也在以飞快的速度被拆除。看到准备了一个来月的灯会就这样草草结束了,心里感到非常矛盾:一方面为这风险极大的活动停办感动欣慰,另一方面又为倾注了这么多精力的活动落个如此结局感到惋惜。

  当天晚上。躺在床上,一合上眼,眼前还是灯会的嘈杂场面。半夜,感到人浑身发冷,脑子糊里糊涂,觉得可能是发烧了。妻也说我整个晚上身体火烫的。不过,第二天早上起来,热已经退了。

  那次灯会后,我的工作作了调整,重新分管单位内部事务。半年后,当年的七月,这些灯被重新拿出来,在老地段又展出了一次。新分管的同事来问我有什么经验教训,我只说了一条,千万不要省一笔最重要的费用:在灯会展出场地沿线一定安装好高音喇叭,这样万一有事,可以在现场发出指令,疏散人群。灯会展出第二天,我与家人去参观,觉得现场人没有第一次那么多,而且那些曾经很熟悉的灯,觉得一点也不好看了。

  自从那次以后,10年了,奉化再没组织过如此规模的文化活动。能够与此规模相媲美的,倒是有几次彩票大奖组的销售,很巧的是,头两次,我又参与了组织。

标签: 暂无
最后更新:2007年2月19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 冰山来客

    我们这里也一样!新年快乐!

    2007年2月20日
    回复
  • pinko

    好久没上网了,进来逛逛!顺便拜个年,祝你们全家猪年吉祥!

    2007年2月20日
    回复
  • 晚风

    我也记得的,好象灯还没亮就去看了,人真多,只是正月十五的晚会没的看了。

    2007年2月20日
    回复
  • 大道

    今天发现流量过了50万,记之

    2007年2月20日
    回复
  • lvm

    原来还有这么多惊险的故事.要气氛,要安全,要政治,要艺术……就是没有人要自由个性。

    2007年2月19日
    回复
  • 蓝色太平洋

    那次邓小平去世的灯会我倒是记得的,只是印象中好象没开幕就结束了,想不到是开过一晚上的,还有这么多故事。

    2007年2月19日
    回复
  •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纪念儿子踏上社会十周年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鳍埼牡蛎——《旧影新照》(八 ) 四角坪还是筛谷坪? 雾里叶落知秋深 世博啦 过年心情 08年最后的影像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