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天游高雾农场

《雾天游高雾农场 》
  老家的本家兄弟,参与了一个叫大雷山高雾农场的经营活动,他们策划了一个摄影比赛,几次让我去参与一下。我对各种比赛素无兴趣,更不愿跟着一大帮子人凑摄影的热闹,加上这段时间忙,他约了几次,都没成行。上个星期天下午,看着天气不怎么样,有志于比赛的大家们肯定没兴趣上山去了,于是决定去走一遭,落个清净,也不枉小兄弟的盛情。
  
  我曾经问过小兄弟,高雾农场是怎么回事?这地方叫高雾么?小兄弟说不是,是他们想出来的商标品牌。因为那个地方地势高么,常年有雾么。也是,这可以让吃米的人浮想联翩,使商品更有吸引力。这地方其实是大雷山间的一片高山梯地。过去交通条件不好,这地方不通汽车,只能依靠手提肩挑。这些年种粮食没钱可挣,山里的农民也大多移居城里,因此,多年前,这地方已经差不多荒芜了。小兄弟说,他们花了好大劲,才使这地方重新恢复了可以种植水稻的条件。
  
  其实,他们在这地方耕作已经有好几个年头了。他们打的牌子是有机米基地,前年的销价听说是20多元一斤,比早先推向市场的大堰有机米的便宜三分之一左右,不知销售情况怎么样。这么贵的米,过日子的普通老百姓,肯定不敢吃。这两年反“四风”,对官家的生意不好做,估计经营的难度挺大。所以,他们搞摄影活动,也是扩大一下品牌的影响。摄影比赛的初衷就是这么来的。
  
  对这种推广形式,我私下里觉得不大会有效果。没想到,活动推出以后,效果还是挺明显的。本地的许多著名摄影大家都上过山了,也拍出了许多姹紫嫣红的网上一致叫好的大片,连周边县市的摄影朋友驴游朋友也吸来了不少。我想,有这效果,他们也算达到目标了。
  
  其实,去年7月份,最热的那些天,我已经到过这地方。那天去的时候,山色青翠,天蓝云白,正是个好时光。那片梯田秧苗插种不久,正值返青分蘖期,一派生机勃勃。那天去,在整个农场,只碰到一位老农,还说是听到我们声音后过来看看的。也就是说,几百亩地的一个农场,就他一个人管理。我当时就想,现在的农场,离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管理模式也不远了啊。
  
  这次去,真的碰到高山的大雾了。不过这雾也只是把远处的山色和大雷山的高顶隐去了而已,并不怎么好看。半个农场走下来,发现基础设施改善了不少,去年的黄泥路上铺上了一层砂石,平整不少,山顶上绕着农场做一条三面光水泥渠道,估计灌溉更方面了。只是眼前这片水稻的长势不怎么样。也是,有机化生产,拒绝一切化肥农药,地力明显不逮,要种出丰收的景象,实在有点困难。我算是从这个行业走出来的,二十年前,高产800斤已经算是高产,现在品种技术改良了,种出千斤亩产已是寻常事。听说袁隆平的超级杂交水稻,亩产已经可以过双千了。可眼前这片稻田,能收上个五六百斤,我估摸着得撑死了。
  
  我曾对小兄弟有过建议,你们要挣钱,良性循环,眼睛一定不能盯死水稻,得考虑多种经营。他说投资的伙伴们本来都是有实力人士,搞这个纯属玩票。对于多种经营,他们已经有尝试。
  
  希望他和他的伙伴们的农场越办越兴旺。
  
《雾天游高雾农场 》  去年的农场全景。
 
《雾天游高雾农场 》  管理用房。
 
《雾天游高雾农场 》  防治虫害全靠这个了。
 
《雾天游高雾农场 》《雾天游高雾农场 》  今年秋收前的情景。
 
《雾天游高雾农场 》  基础设施改善了不少。
 
《雾天游高雾农场 》  去年拍摄的农场入口处的一个古朴凉亭,今年当然还在。看到这个亭子,农场也就到了。
 

点赞
  1. 暮水寒说道:

    啊哈,果然夏天时比较好看,当时好像很憧憬秋天呢。实地到过才知道,想像和现实有差距

暮水寒进行回复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