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感受生活
  3. 正文

三十年前的今天

2006年9月9日 4694点热度 1人点赞 11条评论

[align=center]2006-09-09_193334-0.jpg[/align]
  1976年9月9日,阴天,比较凉快。

  之所以记得那么清楚,是因为那天发生了一件事情,那件事情,恐怕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不会忘记。

  其实在我的记忆中,那天发生的事情也只有下午放学以后的一段比较清晰。

  那年我虚岁12,上小学五年级。下午3点半左右的时候,学校放学了。我们背着书包回家,在经过二村老街的上街头的时候,听到有线喇叭响了。我们觉得很奇怪,因为那时候的有线广播是晚上5点不到的时候才会响的,村里人听到广播响了,就可以回家做饭了,那时候农村一般人家没钟表,广播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报时。所以如果广播哪一次不是正点开播,肯定会有意外出现。

  公社广播站的广播员在广播里通知说,一会儿有重要消息广播,请注意收听。我们一路在猜:是什么重要消息呢?那时候的乡下孩子,因为经常参加大批判,也挺关心国家大事的。

  一条老街没走完,广播里传来了哀乐声。我们心一惊,那一年,哀乐听得太多了,1月份,周恩来逝世,7月份,朱德逝世,哀乐跟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都已经耳熟能详了。这一回,又是谁逝世了呢?

  广播里传出播音员沉痛的声音,宣布的结果,令我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毛主席逝世了。

  我们这个地处偏远的小地方,人们的表现并没有像后来在电影电视上所看到那样歇斯里底。广播播出时,该在田里忙碌的依然在忙碌,到了晚上,该做饭的还照常做饭,到该吃饭的时候了依旧开饭。但在这忙碌的同时,听着广播反复播出的哀乐和播音员沉痛的声音宣读的讣告,大家都在小心翼翼地议论:毛主席的接班人是谁?中国怎么办?这大概是当时中国人普遍的心态。尽管大家都知道,人都是要死的,但是被称为万岁的人死后会怎么样?大家都不愿意想,或者有很多人想了也不敢说。

  我相信,当天晚上,整个中国,特别是农村中的广大农民,都是在这样的气氛中度过的。

  随后的一个多月里,我们的正常秩序被影响了。先是宣布停止一切文体活动。我们班级当时组织了一个篮球队,天天早上月亮还没西沉就起来训练,从9月1日开学,已经训练了一个多星期了,我已经被搞得疲惫不堪。所以,随着上面一声令下,篮球训练就首先停掉了,我心中暗喜,心想至少可以停上十天半月,不想,这一停,我们再也没恢复训练。

  这期间,还发生过几件印象深刻的事情。

  公社统一设了灵堂,大人们一个村一个村地轮流去集体吊唁,他们有好几天不用正常出工干活。有一天,轮到我们村里的大人们去吊唁,那天好象我们也没上学,几个小伙伴就在离我家不远的一条田沟里挖泥鳅。那时候晚稻快要成熟,田里已经不需要太多的水了,那条沟里只有湿润的软泥,我们顺着沟一点点挖过去,泥鳅就躲在那泥里,挖一点就有一条,挖了二三十米的沟,竟然挖到了半脸盆泥鳅。当然,那条田沟也被我们挖得乱七八糟不成样子了。我们怕被大人骂,赶在大人回来之前歇了工。这是我印象中抓泥鳅最省力也是最暢快的一次。

  我们学校也集体吊唁。平时嬉皮笑脸的小学生,那时候我们谁也不敢造次,因为大家知道,对毛主席有一丝不忠的表现,就有可能被打成小反革命,即便是平时最为调皮、最不听老师话的孩子也不敢张狂。我们班级到一个被布置成灵堂的教室去吊唁,主要形式是,一个一个排着队单独进去,在主席遗像前行三鞠躬礼。排在我前面的同学算是我们班比较调皮的一个,平时难得见到他有严肃的时候。那天他进去,脸板得死死的,走到遗像前,只见他腰板笔直,头飞快地从脖子部位冲前折了三折,算是行了三鞠躬礼,我见他这样子,立马想到了鸡啄米,心里实在想笑,但哪敢啊,拚了命总算让脸上的五官保持了悲痛的形状。

  小学那几年,我和村里几个同学每个星期天都要走一个小时的路,到隔壁的亭下公社街上的一个小书店里看小人书。去多了,看书店的瘦小的老头把我们当作了常客,非常客气。我在那里看了好多小人书。毛主席逝世后的一天,我们又去看小人书,在经过亭下公社办公室门口的时候,听到里面哀乐阵阵,就溜了进去。进到里面,看到堂屋中间放了一个大箱子,好多人在围着看,我们绕到箱子前面,看到箱子里正播放着黑白的活动图像,放的是哀悼毛主席的新闻。毛主席逝世后,我只有在有线广播里听新闻,在全村唯一的一张报纸上看消息。这次看到了好多人边哭边诉说的活动图像,虽然是黑白的,但已经令我们大开眼界了。但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电视机,回来后还在同学中夸耀了好一阵子。

  毛主席追悼会我们也参加了,当然,不是去北京参加,是在教室里收听的广播。追悼会上谁说了些什么,我们一点也没听清。一是转播的质量不好,二是讲话的人地方口音实在太重,我们听不懂。记忆中,只听到了默哀三分钟,然后我们就低着头默哀。事后,听说我的一个比我高二级的表哥,当时就在教室里哭得一塌糊涂,怎么也止不住。我们亲戚们都笑说,这孩子不知道那根筋搭住了,这怎么哭得出来?这位表哥在上小学时是个活跃分子,可惜后来中学毕业后,好长一段时间没走正道,1983年严打时差点被抓,30多岁了总算讨了个老婆,可惜前几年老婆病死了,也没孩子留下,到现在还是光棍一个,他戏说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去年他曾来我处,说正在筹划小学同学会,他还是一个头,策划组织邀请老师都由他来做的,很得小学时班主任的欢心。

  毛主席逝世后一个月,有一天傍晚,吃过晚饭,我们在院子里玩,一个堂哥进来,说打倒江青、打倒张春桥。吓得我们异口同声地说,你不要命啦。他说,你们不知道吧,中央粉碎了一个“四人帮”。果然,不多久,文件正式传达了,大队连着几个晚上开会批判“四人帮”,我们也一起去听,公社干部翻开一本厚厚的文件,一段一段地读,我们偷偷在溜到他后面看,文件上面有四人帮的罪证材料,印象最深的是王洪文的钓鱼杆、汽车、手枪、电影什么的。倒是这个让我们听了真有点义愤填膺。那时候我们生活多苦啊,一年都难得看上几场露天电影的,他倒好,一步登天当了中央领导,居然自己有电影放映机,想看就看?这也太胡作非为了!

  1976年,我们村还发生了一件与毛主席逝世有关的事情,一个老牌的“历史反革命”,早上上厕所,与人说话时,因为说错了一句话,被人汇报到公社。当即遭到了公社的批斗。过了几天,他感到前路茫茫,喝农药自尽了。

  毛主席逝世后,中国社会仍然按照他老人家制订的路线,以巨大的惯性继续向前滑行了两三年,1978年后,政治空气渐渐宽松。村里人感叹,那个自杀的“历史反革命”,真是命运不济,那么多年那么多的坎都过来了,再捱一段时间,就啥事也没了,这临到最后一劫了,却没挺过来,可怜啊。

  1976年以后,又过了若干年,中国的巨人情结,开始渐行渐远。

标签: 暂无
最后更新:2006年9月9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 老猪

    亚老师几年前还有联系,目前他们家在天台县城。她是在我成长道路上给与最深影响的老师

    2006年9月12日
    回复
  • 大道

    老猪的老师也过我。记得她第一次给我们上课,讲过去的事情时,用了我们这里很少用的一个词:老底子。。。我们听得实在像“老癲子”,印象特别深刻。后来他随同杨教师一起调到天台去了,80年代初我还碰到过他们一家,现在应该早已退休了。

    2006年9月11日
    回复
  • 老猪

    那年我小学一年级,好像第一批刚入红小兵。老毛慈祥的图像挂在教室正中央。我的班主任是亚老师,我记得她进来哭了,那我也哭。回到家眼睛还红着,父母问:“如果爸妈死了,会比毛主席死了更伤心吗?”我回答:“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你们和我。”父母面面相觑,我心里还很自傲。
    灵堂设在上堡公社的一个房间,两个民兵左右侍立。只记得这些。

    共产专制的可恶也就在钳制思想、从小洗脑让你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多年后这种纯粹高尚的流毒才用很大的阅读和经历得以排除。

    2006年9月11日
    回复
  • 大道

    谢谢阿妮表扬!惭愧啊[razz]

    2006年9月11日
    回复
  • 阿妮叶李

    [wink] 原来道长的文章 也和 摄影 平分秋色:)

    http://blog.sina.com.cn/m/AnnieYeLi

    2006年9月10日
    回复
  • 大道

    呵呵,又加了几段,这个重要的日子,人们已经忘记了。

    2006年9月10日
    回复
  • 朱朱

    我也有些印象,那时我还没上学,住在内蒙古工学院里,那里有一座很高的毛主席雕像,我们常围在那里玩。后来据说推倒了,也不知为什么。现在也不知变成什么样子了……

    2006年9月9日
    回复
  • 无语斜栏

    想不到历史上的今天是一个这么重要的日子,不说还真不知道。

    2006年9月9日
    回复
  • nemo

    您的博客很有意思!

    2006年9月9日
    回复
  • 大道

    其实你回想一下,1997年邓小平逝世时的情形吧,那是什么样子的,1976年就是什么样子的。
    这个日志我应该写得更多些,可是有好些事情,亲身经历过其实没啥感觉的,不过就是回忆在而已

    2006年9月9日
    回复
  • 我是一个兵

    看了一部《疯狂的石头》,也一起神经一把,尊称你一声:道哥!!!
    道哥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你选的音乐总是让人神伤,本想只是来看一下,但是你的这壶好茶却让我坐了下来,不肯走了。
    道哥我很想知道三十年前的今天是一个怎样的情形,伟人的离去是否让大家痛不欲生,我记得在我的小学课本里只有一篇《十里长街送总理》,却没有看到关于毛主席逝世时情形的文字,这让我在好长一段时间内以为总理比主席来的大。
    道哥,十二岁的你应该已经记事,伴随着一点点懵懂的成熟,你在当时是怎样的一个心态,您的字里行间丝毫看不出您在那时有多么的伤心,是你对伟人的毫无感觉还是浑不知情。
    道哥,那一年三个伟人相继离你们而去,整个国家是否陷入了一种恐慌的境界,没有了指路人,那个时候你们怎么走路?
    道哥,我们究竟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社会里,伟人刚闭上眼睛,他的夫人就锒铛入狱,伟人所倡导的共产主义也在一瞬间变成两极分化。
    道哥,伟人死后的第六年,我就来到了这个世界,我拼命挣扎着,啼哭着,对他们说我其实不想来,伟人都会死,何况我们......

    2006年9月9日
    回复
  •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回复 大道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纪念儿子踏上社会十周年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雪窦寺之2012年最末一夜 常态又现——201651 有关生命与法律的话题 布依族老乡打“花猫” 密集 纪念博文发表1000篇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