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触摸人文
  3. 正文

县江第一村--大公岙

2006年8月6日 3720点热度 0人点赞 10条评论

  --奉化地理开篇
2006-08-06_004403-0.jpg

  图:大公岙村村口。
[align=center]2006-08-06_004403-1.jpg[/align]
[font=黑体] [color=Purple] 近来,突然感到,每到双休日就漫无目的乱跑,好象没有多少意思,于是想在最初开始拍照片时设想的“摄遍奉化”的基础上,再作点深入,搞个“奉化地理”系列。这样,首先想到的是三江流域。

  奉化三江,即县江、剡江、东江是也,这三江中,流域距离最长的当数县江,因此,想先从县江做起[/font]。

  县江,因流经县城而得名,因此它被认为是奉化的母亲河。县江发源于奉化、新昌、宁海三县交界的第一尖大公岙,自源头至城区段,过去称县溪,自西南向东北流经董李、大堰、万竹、楼岩经横山水库过尚田至城区,长59公里,集雨面积229平方公里,自然落差696米,年平均流量6.3立方米每秒。该段的主要支流有柏溪、横溪岗溪、大湖坑溪、石井溪、竹林溪、万竹溪等9条。城区以下称县江,长18公里,源至长汀村附近水分三路:一由栎树塘桥流往江口方向,一经倪家碶往东去西坞鲁婆闸入东江,主流则经金钟桥闸北上,流经南浦至方桥与奉化另一条主流东江汇合。

  县江的发源地大公岙这名字,二十年前我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已经非常熟悉,因为去那个村子的客车,是我下乡的时候经常要乘坐的,但是到这个村子,却是去年的事情了。算起来,不到两年时间,已经去了三四趟。最早的一趟是去年的3月18日,单位组织去大堰,顺便去了该镇的最远处,就是大公岙村。本来想去爬一下第一尖,可是几个同去的女同事,脚上穿的高跟鞋,如果插在石缝里,估计拔也拔不出来,于是就半途而废了。以后,我们自己开车也去过两三趟。不过,每次去都是来去匆匆,对这个村子的理解,也就点到为止,未再作深入。

  [color=Purple]下图:第一次到大公岙时为单位同事拍照片,左边那条山道就是通往第一尖的必经之路。

[align=center]2006-08-06_004403-2.jpg[/align]

  这次想做奉化地理,自然需要对这个村子进行一些研究。从史料中查到,大公岙位于奉化第一尖西麓的山岙中,东南火棍岭与西南三坑岭、大公岙岭与分别宁海、新昌县接壤,为奉化最南的一个村子。村民姓鲍,据传鲍姓兄弟众多,分居于山岙中,大哥居此地,因名大哥岙,后改大公岙。光绪奉化县志已经改此名。

  大公岙依溪而居,以溪的流向为座标,村子的上半部分,房子主要在溪的右边。经过一座狭窄的石拱桥后,县溪穿村而过,两边才都有房子公布。我想,这座桥,应该是县江第一桥了吧。

  下图:依溪而居的民居。

[align=center]2006-08-06_004403-3.jpg[/align]

  下图:县江第一桥。

[align=center]2006-08-06_004403-4.jpg[/align]

  源头的县溪,说是溪,其实只是一条很小的溪沟而已,最窄处,一步可以跨过。两只手掌可以堵住水流。这样的溪流实在没有什么可观之处。

  下图:流过村子的溪流,最窄处就这么一点宽度。

[align=center]2006-08-06_004403-5.jpg[/align]

  鲍氏家庙坐落于村口,一座非常古朴的建筑。堂中挂有“思孝堂”横匾,系同治辛未年间的物件,颇有一些年头了。家庙现在是村子里人活动的地方,虽然是夏天,但里面还是比较清凉的。

  [color=Purple]下图:在家庙内休憩的村人。

[align=center]2006-08-06_004403-6.jpg[/align]

  村里人看到来了几个背着相机乱转悠的,就叫我们给孩子们拍照片,一拍,引来孩子好几个,大人们一大堆也来看热闹,小山村现在已经有好多人迁居外地,因为是暑假,加上星期天,回家来的人也不少,村里热闹了不少。不过。他们说,平时这里是没有这么多人的。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光从衣着上看,根本分辨不出,这些孩子是山里的。

  下图:为村子里的孩子们拍照

[align=center]2006-08-06_004403-7.jpg[/align]

  由于这个村子的位置处在狭谷之中,因此,自然灾害也经常会光临此地。村口这个地方是奉化多年挂了号的泥石流隐患点。终于,在去年的9月11日,一场暴风雨袭来时,晚5点40分,村口突然一声巨响,一座小山坡塌了下来,一下子把村民的8间房子压进了乱泥堆。山水就像瀑布一般从20多米高的滑坡冲下来。上面还有3户人家的房子仿佛悬在空中。墙脚露在外面,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当晚,村里组织了急救,幸未发生人员伤亡。一年过去了,在当地政府帮助下,这个地段进行了加固处理,如今,泥石流的隐患基本消除了。

  下图:泥石流冲刷后的村口。

[align=center]2006-08-06_004403-8.jpg[/align]

  下图:一年后整修加固的村口。

[align=center]2006-08-06_004403-9.jpg[/align]

  除了大多数移居山外的,留守当地的农民,其收入来源,主要是当地的毛竹资源。我们看到,村两旁峰峦叠翠,满目是青枝绿叶的花树,簇绿拥翠的竹林。在这样的地方,农民冬天可以采挖冬笋,是冬令餐桌上的美味,城乡居民都很爱吃;春天的毛笋是食品加工厂制作笋罐头的好原料,农民也会制作成笋干,一部分自吃,一部分在城里的农贸市场销售,生意不错;稍后,嫩竹是加工竹纸的主要原料,不过由于横山水库水源地保护政策的实施,这一传统工艺马上会停止生产了;到了夏天以后,主要是成竹的采伐了。近年来,工艺品的工厂化生产,以及竹炭等新产品的开发,毛竹的需求大增,我们看到好多来看外省的民工受雇于农民在山上砍竹背竹,大山深处,也经常可以听到南腔北调的普通话的声音了。

  [color=Purple]下图:称竹,一捆毛竹两头各有一秤,分别称重,加起来就是总重量。

[align=center]2006-08-06_004403-10.jpg[/align]

  下图:嫩竹经腐烂后,其纤维可制作竹纸,这是对纤维的碾轧工序。

[align=center]2006-08-06_004403-11.jpg[/align]

  第一尖,是哺育这个村子的名山,这山又名镇亭山,主峰海拔945米,在汉代,镇亭山就是与姑苏山、会稽山并列的名山,历代不仅载入史册,还有许多题咏。《汉书·地理志》中载:“鄞有镇亭、鲒琦亭、越天门山、东南有天门入海”。镇亭和鲒琦亭都是汉代设有烽火台的海防驻兵营寨。除了奉化的县江,第一尖还是宁海的主要溪流大溪、凫溪的发源地。近年来,因羡此山之名,城市里的居民纷至沓来,看日出、观云海、眺大海、辨山峰,更可以感受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趣。因此,这是一处极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我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一藏在深山未为人识的名山,会有重显雄风的一天。

  附记:今日流量重上7万。

标签: 暂无
最后更新:2006年8月6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 飘

    家乡很美!
    [reply=大道,2012-04-29 00:53 AM]看来是这个村的人啊。[/reply]

    2012年4月21日
    回复
  • 鲍辰

    我是鲍辰。这个村的哦。一群傻逼。

    2009年8月10日
    回复
  • 鲍文辉

    大家多来踩踩..............嘿嘿

    2007年12月8日
    回复
  • 鲍文辉

    我爷爷也是从那里走出来的.我也是姓鲍的,看到自己的家乡十分激动.不过,我还米去过大公岙,听说这次姓鲍的人多在一起聚会.嘿嘿....希望以后大家多聚聚

    2007年12月8日
    回复
  • 安安

    我可爱的家乡,可爱的父老乡亲,好久没有回家了,看到这些,鼻子好酸,感谢这位大道朋友,也欢迎大家去我的家乡做客,体味一下山里人的朴实和热情

    2007年10月5日
    回复
  • 大道

    游子所言草图不知道是㧈哪个?
    阿妮过奖了,我会坐立不安的啊[lol]
    果冰的话我从首页上只看到半截,看得我心惊肉跳啊,呵呵。
    谢谢九牧来访,希望能对一些谬误之处提出狠狠批评。[razz]

    2006年8月7日
    回复
  • 九牧

    好一座镇亭山,一座显赫的文化地标.

    2006年8月7日
    回复
  • 果冰

    对奉化充满了骨子里的热爱!

    2006年8月7日
    回复
  • 阿妮叶李

    博主 真伟大!

    每日图文两地---功力不凡!

    2006年8月7日
    回复
  • 游子

    长见识了.等待更多精彩的介召.最好加草图说明.

    2006年8月6日
    回复
  •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纪念儿子踏上社会十周年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仰视竹的风格 街头之虚虚实实 见山是山 在奇女子沈贻芗的墓前 一次拍成VS后期调整 2012陕西行(5)初访法门寺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