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寺观教堂
  3. 正文

雪窦寺印象:佛堂深深

2007年7月27日 1744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摘要】雪窦寺离我老家不远。因此每年都要去瞻仰几回,古人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于自己太熟悉了的雪窦寺,也是这样的感觉。因此,也许,片刻的局部的印象,也是对这座森森寺院的一个认识吧。
 
[align=center]2007-07-27_003924-0.jpg
 
2007-07-27_003924-1.jpg
 
2007-07-27_003924-2.jpg[/align]
  
2007-07-27_003924-3.jpg
 
2007-07-27_003924-4.jpg
 
  雪窦寺全称雪窦资圣禅寺。清《雪窦寺志》载;晋时有尼结尘山顶,初名瀑布院。999 年(宋咸平二年)宋真宗赵恒赐名雪窦资圣禅寺。1037年(景四年)仁宗梦游是山,遂号应梦道场。南宋宁宗(1195 - 1124)时制定禅院等级,列为“五山十刹”中十刹之一。1245 年(淳祜五年),理宗赵昀赐书“应梦名山”,香火鼎盛。现为中国“五大佛教名山”大慈弥勒道场所在地。

  弥勒菩萨本来为释迦牟尼佛弟子,颇受佛器重,但他享寿不高,在释迦牟尼入灭之前便去世了。据佛经说,他居住在六欲天中的兜率天宫,在那里讲经说法,由于释迦牟尼佛预记他在兜率天寿命终尽时将下生人间,继之为佛,因此他又被称为一生补处菩萨,即下一辈子即可替补成佛的菩萨。由于他将来必定成佛,因此也被称为弥勒佛。

  弥勒信仰在中国经历了世俗化与民族化的过程。晚唐五代之后,以游方僧人契此为原型的“大肚弥勒”流行起来,成为长期流传和普遍欢迎的中国弥勒佛。契此,奉化人,生活在唐末五代。他是一个下层游方僧人,由于经常被着一个布袋,又被称为布袋和尚。后梁贞明二年(916)于奉化岳林寺东廊下入灭,临终前说了“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四句偈语,人们才知道原来他就是弥勒佛的化身。

  雪窦寺离我老家不远。因此每年都要去瞻仰几回,古人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于自己太熟悉了的雪窦寺,也是这样的感觉。因此,也许,片刻的局部的印象,也是对这座森森寺院的一个认识吧。

标签: 寺庙
最后更新:2014年10月4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宋代太白禅师考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宋代太白禅师考
高中同学会之座谈会之单人发言 连轴转了一周(新浪微博31) 转体360 微博周记2012—18号 无话可说 单灯拍石狮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