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触摸人文
  3. 正文

黄埔老兵傅道非先生辞世

2011年6月23日 1736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2011-06-23_233424-0.jpg
  
  春天的某一日,有朋友告诉我:你寻访过的黄埔老兵傅道非先生去世了。
  
  生老病死乃人生必由之路,这么大年纪了,过世也是必然的。但是我听到这一消息仍然感觉有点意外。一年半前第一次看到他时,那童颜鹤发的面容,以至于我觉得他顶多只有80岁,他的家境相对比较优越,还有专职保姆的悉心照料,他应该比其他任何人活得更滋润,我怎么也没料到他会如此快地离开人世。
  
  寻访傅老先生的前期工作非常艰难,找了他5次方见到他本人。可后来的寻访就简单了。老人年纪大了,平时都会在家。去前打个电话过去,一般他家的保姆会来开门。因此,后来我一连去过好多次。以后再见到,感觉老人毕竟年纪大了,记忆衰退得挺厉害。有一回,他打电话给我,说有事找我,我以为他有什么新情况要向我提供,兴冲冲地跑到他家,见了他,他却反问我有什么事情?我感觉他很想对我说点什么,可说出来的,还是头回去给我介绍过的那些情况,有关他自己的经历,还没几年前他自己写的详细。不过他的身体看上去还不错,腰板笔挺,出来时,必送到大门口,好几次还要手举至齐眉,向我敬个军礼。因此,每次,我都是欣慰地对他说,还好,您的身体和精神都不错。他自己也不止一次说,我再活10年没问题。
  
  2009年底,他通过邮局给我寄了一封信,说有时间他会来我办公室拜访。我觉得他可能是说说而已,没想到,真有一天,门卫打电话说有个老者找我,我一问是他,赶紧让他上来,结果在办公室等了足有一刻钟还不见他踪影。想出去接,在电梯门口碰到了他,两个保安兄弟一左一右搀着他,慢慢地走来,让人好生感动。我说您有事就跟我打个电话好了,我会到府上找您的,这太危险了?他说没事,空闲时我也经常一人出来闲逛锻炼的。那天他给了我一些资料,有他自己写的关于海峡两岸前景展望的文章,也有台湾媒体介绍他表兄俞国华的资料,这些我都收藏了。他还说,第二天我要过90大寿,想请你参加。我一听,觉得这多不好意思,因为除了他,他的家人我一个也不认识,也从没见过面,到时候会非常尴尬的。因此马上对他说谢谢了,我还是以后单独来看您的好。现在感觉很后悔,那时去一趟,记录一下那个应该会很盛大的场景,未必不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好在我的一位摄影朋友说,他作为傅老先生晚辈的朋友参加了,估计他应该会拍下不少精彩的镜头。
  
  那天,他在我这坐了一会儿,絮絮叨叨讲了不少他家里的事情,还点评了不少历史人物。告辞时,我说要送他回家,他坚持要自己回去,说我不找你麻烦,我会自己讨出租车的,你如果要送的话我要在你这里吃饭了。我说用我自己的车送你行不行?他说你不用买汽油的?我退休金3000多,有什么用?最后,我又化十多分钟时间,搀着他走到大门口。到了大门口,他要我立即回办公室。我只得嘱门卫保安帮他拦辆出租车,等我走到大楼前时,回头看,他已经坐上出租车走了。
  
  我最后一次去他家是去年4月30日,那次去时,感觉他有点倦意。我送了他一本带去的印有黄埔老兵内容的画册,他在介绍他的那一页中签了名。我本来想今年过年后再去看他,没想到听到的是他去世的消息。前不久,我根据第一次碰面时他给我的一张名片,找到了在城区开针灸诊所的他的外孙女,得知傅老先生去世的确切时间是农历去年的腊月二十七。他外孙女说,本来外公的身体挺好的,因为感冒,大意了,因为口渴,他又喝了太多的果汁,血糖升上去了,最后发生了并发症,没抢救过来。我把自己印的一本《寻访最后的黄埔老兵》小册子给了他外孙女,他外孙女可能又交给了傅老先生的小女儿,过几日,他的小女儿在我博客中留了言,也说老先生“没有离开世界的准备,总是很乐观的认为自己还能活很多年,但天不遂人愿,也没有办法。欲哭无泪!”
  
  从傅老先生的几回见面中,越来越觉得,我这事做得太晚了。现在这些老人们普遍耳朵不好,记忆力不好,本来可以记下更多的事情,可由于他们的表述出现困难,无法详细了解。他们跌宕起伏的一生,本应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值得记录,也应有许多值得人们惊醒的经验值得人们反思。可惜,这一切,都将随着他们的记忆的逝去,渐渐地沉寂在历史长河中。可惜!可叹!
  
  
2011-06-23_233424-1.jpg
  年轻时的傅老先生。
 
2011-06-23_233424-2.jpg
  黄埔同学会证书。
 
2011-06-23_233424-3.jpg
  老先生送给我的90大寿纪念章。
 
2011-06-23_233424-4.jpg
  写给我的信,在签名处还加盖了名章,显出老派先生的严谨。
 
2011-06-23_233424-5.jpg
  老先生在画册中签名。(江幼红摄)
 
2011-06-23_233424-6.jpg
  虽已90高龄,可他的签名仍然遒劲有力。
 
2011-06-23_233424-7.jpg
  老先生向我敬烟,并且坚持要亲自为我点上。(江幼红摄)
  
2011-06-23_233424-8.jpg
  我最后一次拜访老先生时,与他合影。(江幼红摄)
  
2011-06-23_233424-9.jpg
  每次去他家,告别时,他总要送出门外,并且以这个姿势向我告别。

标签: 寿星
最后更新:2011年6月23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离开职场一周,顺便聊聊鞋子 退出职场的第一天我竟感冒了 这个8月,我告别了职业生涯 话说“二十里云”之“云南”“云北”及“过云” 唐代太白禅师考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话说“二十里云”之“云南”“云北”及“过云”唐代太白禅师考这个8月,我告别了职业生涯退出职场的第一天我竟感冒了离开职场一周,顺便聊聊鞋子
山村有喜 台风苏力外围影响 最近这十年的国庆节 废村檫树岗 在2007年最后一天谋生的人们 读《四明宝庆志》 再考桃花坑山事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