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看到本地媒体报道,今年城区岳林街道的梁家墩、王叶两村即将全面拆迁改造。计划安排是:6月15日前,完成入户调查、丈量评估、确权和评估结果公示;10月31日前,完成拆迁协议签订;11月底前完成住户搬迁并启动旧房拆除工作。前几日,有奉化网友在我的博客中留言,建议我去看看即将消失的梁家墩村。于是,在查阅有关资料之后,我与朋友一起去走了一趟。
这些年来,我走了不少村庄,但大多都是远离城区的村,城区周边的村反而走得不多,原因是:城区周边的村民,改革开放后富裕起来快,村民住宅多是1980年代以后建造的,村中古迹差不多消失殆尽。跟朋友聊天,老说1980年代中期开始建造的那些村民住宅,最没想象力,提不起兴趣去探究。这些年城区近郊的改造力度加大,往往是政府发个计划,我就赶紧跑去拍下这些村最后的影像。只是政府的计划制订得大,改造的计划实现得慢,有些村去了两三次才真拆掉。这次去梁家墩,果然听到好几个村民跟我们说拆迁改造的事情,但看上去他们的生活依旧,似乎近在年底的改造离他们还很远。
梁家墩村在城区的东面。20年前,村离城区还有很大一段距离。据1985年版的《奉化县地名志》描述,梁家墩在管辖该村的舒家乡政府东北1公里,乡政府在县城东北2公里,就是说,这个村离当时的县城有3公里的路程。1990年代后期,当时奉化最大的企业——波导公司大规模扩产,一下子把厂区的围墙建到了他们村口。这些年中,城市的道路框架向东拓展,已经越过梁家墩。城市建筑也像田螺一样,慢慢向波导公司周围蔓延过来,要不是这几年波导公司的手机产销形势每况愈下,梁家墩村也许早就不存在了。
梁家墩村民以姓梁姓为主。据传,梁姓始祖大逊,宋代自陜西梁州(今南郑县)迁居鄞县邑西清源溪悬慈村梁家自然村(今鄞江鎮)。梁家墩的始迁祖叫长福,明代时自鄞江梁家村迁居至此。《奉化县地名志》载,1985年时,梁家墩村有229户,738人,以产水稻为主业。
梁家墩村位于平原河网地带。村旁原有一个四周石砌的高墩,广3分,村因此得名。不过此墩已经于1972时平整成水田,现在已经毫无踪影。沿着梁家墩村走了一圈,发现我原先的猜测是对的:整个村已经没有什么特色,清一色的大同小异的1980年代民居,样式划一而不整齐。村中有一个宗祠,看上去还有点古味。一条横跨村主通道上,有一座类似过街楼的建筑,内有一个写着堂号的匾额,这在农村非常少见。村北有一河,原本是亭下水库往下游宁波输水的渠道,现宁波的城市用水直接在上游取了,加上近期雨水稀少,这渠道河水墨黑,水中几无生命迹象。在村西南头,发现一个精致的小园子,近了看,是旧村改造指挥部。从墙上的公示牌中,可以看出指挥部工作人员阵容强大。因为是星期天,指挥部上班的人不多,我们进去看,也没人出来搭理我们。在一个办公室门口经过,见里面有三四人谈话,探头一看,意外发现其中有个熟人,是市国土局的工作人员,他出来跟我打招呼,我问他这么辛苦还加班?他说任务繁重,正跟人谈点事情。
给这村拍了一些照片,留做纪念吧。
进村的主通道。
村西的通道。
村中的道路。
村里的小店。
村中的招贴画也很时尚。
村中有不少外来人员租住,他们打的麻将,同去的懂行朋友也看不明白。
梁氏宗祠大门。
宗祠叫“怀本堂”,是村民操办大事的场所。中午一场婚宴刚刚结束。
横跨在主通道中的“思贻堂”。
村北亭下渠道上的梁家墩桥。
渠道几近死河,有个人在河里捞着什么。开始我疑心是摸丝螺,走近了发现不是。朋友说那个也是外地人,有可能是在河埠头碰运气,打捞洗衣服的妇女掉下的硬币什么的,运气好的话还可能摸上个戒指什么的贵重东西。我想起来,似乎是听人说起专门有做这行生的。
铺在埠头上的一块石碑,乾隆年间的。
中午婚宴后,村里一户人家的的女儿出嫁了。
好多人奔忙。
孩子也来凑热闹。
村口晒场上,有个简易菜场。
村口南边,波导公司的厂区围墙。因为波导手机产销不旺,厂区没派上用场。远处是两座政府机关的办公大楼。
一个挂接拖拉机的犁地工具,将来还有用处吗?
旧村改造指挥部已经开始工作了。
虽然我是外村人,但梁家墩这三个字永远铭刻在心里.因为我父母双亲安眠在哪河北面的山坡上.
[reply=大道,2011-05-23 00:15 AM]那你是附近村子里的吧。[/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