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谈古论今
  3. 正文

再为大堰的乡村游出点馊主意

2011年4月21日 2015点热度 0人点赞 2条评论

2011-04-21_235905-0.jpg
    
  与大堰的乡村旅游结缘,源自于四五年前。大堰是个全山区镇,现在的大堰镇辖区,在1992年前有大堰、万竹、董李三个乡镇。改革开放早期乡镇企业大发展的时候,这三个乡镇的经济实力都颇为雄厚。大堰的红木家具、工艺品,万竹的塑料齿轮,董李的电器开关等,都是具有相当竞争力的特色产业。1992年后乡镇两次撤并后,大堰的镇域面积虽然扩大了,可是在城镇化浪潮的冲击下,工业企业纷纷外迁,加上大堰位于宁波及奉化城市重要供水水源地的上游,产业发展的制约越来越严格,完全失去了依靠传统的工业致富的可能。
  
  工业发展受制之后,大堰回过头来,力图在发展特色农业上取得突破。经过长期努力,大堰的竹笋两用山、高山瓜果等特色产业逐步形成。可是,农产品那种多了贱,贱了少,少了贵,贵了多,多了又贱的现象反反复复,加上大堰山高路远,农产品的附加值难有提高,农民要有个稳定的收入,仍然难。
  
  四五年前,乡村游刚刚开始兴起。刚好,有谈得来的朋友在那个地方主政,他竭力主张大堰要依托现有的资源发展乡村游。2006年9月,大堰初次尝试举办首届“乡土美食节”,经过媒体宣传,喜欢尝鲜的城市有闲阶层人士开始关注这个地方,当时的直接效果是镇上少有的几家饭店挣翻了。初步尝试收效明显,大大激发了他们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
  
  2006年秋日的一天,这位主政的朋友来我办公室,提起前段时间他们的旅游活动,他谈兴甚浓。我说大堰的山水资源摆在那里,一年四季都可以旅游,现在要紧的是要培育兴趣点,让大堰在宁波大市范围内先红起来,把城里人吸引过来。我建议他可以在西畈这块梯田上动动脑筋。以我20多年前在农技站工作的经验,大堰万竹一带的农民特别勤劳,冬天有种植油、麦的习惯。后来冬种作物没啥经济效益,山区的梯田大多荒着过冬。我说那地荒着也是荒着,你买点油菜种子,免费提供给农民,发动农民种植。如果农民自己不种,镇里可以请人代为耕种,油菜籽熟了归农民收获,你只要造个景就可以了。当时江西婺源的油菜花当时已经名扬全国,这西畈虽然比不上他们的规模,但是小有小的好处,一方面是造景的成本低,另一方面船小调头快,种油菜对全年作物的布局没有丝毫影响。同时,我也分析说,奉化周边没有类似的景区,应该说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不妨一试。
  
  他听了,马上表现出很大兴趣,当即拎起电话问镇里负责农业的同志,接着又打电话到市种子公司问有没有油菜种子。种子公司的人说种子没问题,现在虽然时间有点晚了,但可以采用直播的方式播种。他说他回去马上布置一下。
  
2011-04-21_235905-1.jpg
  ▲2006年10月在稻熟时节拍摄的西畈梯田。在这地方种植油菜的想法,我们喜欢摄影的朋友其实很早就开始议论了。
  
  过了一段时间没动静。我再问他,他说,镇里负责农业的同志说时间来不及了。我听了觉得很可惜。根据我的经验,时间不是问题,问题的关键也许是镇里的干部思想不统一,甚至可能觉得这个主意有些荒唐。他虽是主政者,硬要推行,也有难度。
  
  2007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大堰举办了“天湖明翠乡土文化周”。 这次活动还邀请了30多家旅行社老总和周边的新闻媒体参加。活动举办时,镇里把农家传统的家底都亮给人看了,只是内容上有些单薄,开幕式各种民俗表演热热闹闹,但这些活动都难以持久。记得那年大堰还印制了景区门票,当时镇里的宣传委员也是我蛮谈得来的朋友,他们的旅游宣传折页还是我们帮忙设计制作的,可我估计那年他们的宣传成本都没能捞回来。
 
2011-04-21_235905-2.jpg
  ▲2007年1月在大堰巴人故居,朋友们在嬉戏。那次是应邀为大堰的宣传折页拍摄照片。
 
2011-04-21_235905-3.jpg
  ▲2007年5月举行了乡土文化周活动,在开幕式上,常照村老年人表演传统的“抬锣鼓”。
  
  这一年秋天,我又碰到那位主政的朋友,再次问他今年冬天西畈种不种油茶,他坚决地说:种!今年一定要种!终于,过后不久,他对我说,油菜种下了。
  
  2008年春天,油菜花开时节,大堰镇举办了首届赏花摄影节。我们的摄影团队,是这届赏花摄影节的协办单位之一。宁波最大的纸媒是他们镇的扶贫单位,事先在宣传大堰的油菜花和赏花摄影节上帮了许多忙,以致于他们的花还没开,宁波市内外的许多喜欢乡村游的人都知道了。
  
  客观地说,第一年西畈的油菜花种得不够多,从我当时拍摄的照片留下的资料上看,可以用稀稀拉拉来形容。但是被这个消息忽悠来的各级领导不少,游客更多。据说,西畈村的村干部目睹了这一从未有过的“盛况”,都感觉不好意思了,连连自我批评,说今年没种好,明年我们一定要好好种。好在那年还同时举办了首届户外运动挑战赛,热热闹闹的场面吸引了游客的眼光,弥补了油菜花不足的缺憾。
 
2011-04-21_235905-4.jpg
  ▲2008年的油菜花,第一次试种,种得不是太多。
  
2011-04-21_235905-5.jpg
  ▲那年的户外运动挑战赛,挺吸引人的眼球。
   
  果然,2009年春天大堰举办第二届赏花摄影节时,西畈的油菜花面积壮观了不少。我曾两次去看,感觉不错。那年,大堰规模最大的农家乐饭店“在水一方”和常照农家旅馆也开业了。其中一次去的时候,刚好是星期天,我的车甚至在“在水一方”门口那段路上被堵了一个多小时,这是山区从没有过的事情。
 
2011-04-21_235905-6.jpg
  ▲2009年西畈油菜花,壮观多了。
  
  这一年油菜花盛开时节,那位主政的和担任宣传委员的朋友同时离开了大堰。虽然那一年的赏花摄影节和2010年第三届赏花摄影节仍然由我们协办,但是具体的事情我们没再过问。因此,这以后,我们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来看大堰的旅游。应该讲,头三年的西畈油菜花种得一年比一年多,在外面的名声一年比一年响,效果也一年比一年好。油菜花开的季节,这里人满为患,车满为患,人流带动物流,至少对在镇上从事服务业的商家和农户来说,经济效益是较为可观的。
 
2011-04-21_235905-7.jpg
  ▲2010年的西畈,已经成了乡村游的热点。
   
  今年的活动,名称改为“生态文化节”,主题定为“走进大堰、享受健康慢生活”。大堰的卓书记在欢迎博友的时候也说了,希望在以快为特征的现代生活中,人们能把大堰作为一个高速公路上的休息区。我觉得这个提法很形象,定位也很准确。今年的活动我们参与度很高,来自全国16个省市区的40多位博联社博友参加的“魅力奉化、相约大堰”博友摄影、书画、文学主题笔会,是今年整个文化节的主活动,我理解我们的活动应该是为“生态文化节”的“慢生活”提供一个示范和标本。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活动安排还是有点“急”了,或者说,大堰的客观现状还没有能为我们的“慢”创造更好的条件。
  
  数年的大堰乡村游,走了不少艰难的路,以后的路也会更长。以前,我出过一些馊主意,今年的活动下来,我以旁观者和亲历者的身份,还想出一些馊主意:
  
  一、乡村游的定位要始终如一。今年大堰的文化节活动,冠之以“第四届”,当是从2008年的首届赏花摄影节开始计算的。我观察到大堰每年的活动主题都有所不同。个人觉得,活动主题变化太频繁不利于一个地方旅游品牌的推广。活动的内容我们可以不断创新,但是品牌口号应该相对固定,主题活动应该长期坚持。油菜花开季节,刚好是经过漫长的冬季,人们开始向往户外生活的“开游”的好时机,赏花摄影的结合是个兴奋点,要作为大堰旅游的“卖点”紧紧抓住,这个品牌不能丢。今年的活动中虽然有博友的摄影笔会内容,但是高度不够。过去三届赏花摄影节的形式都是举行比赛,其实摄影活动,又何止比赛一个形式?稍动一下脑筋,可以策划出许许多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来吸引人们的参与。
  
  二、乡村游要突出原生态。我认为,原生态包含两个含义,一个是自然环境的原生态,另一个是人文环境的原生态。自然资源的保护,大堰总体上做得不错。而在人文环境的原生态方面,还有许多事情可做。这几年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大堰有不少村落村民的生产生活施设在改善,这是好事,但在改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护好村民原生态的生活场景,重要的村落至少要留下一些原汁原味的样本。如大堰的前洋古宅的保护,应该是当务之急。镇上巴人故居等重要人文景观,周边房屋的改造,都要注意不能过于影响原貌。
 
2011-04-21_235905-8.jpg
  ▲这样的原生态的村落,要尽量多保持一些。
  
  三、突出一个“慢”字。我觉得如果把大堰旅游的定位仅局限在“观景”上,那就有可能失去长久的生命力。大堰的乡村旅游,一定要重视“体验”这个元素。因此,我觉得大堰镇今年提出的这个“慢”字,简直是神来之笔。如何让游客的脚步慢下来、心静下来?一定要从游客的心理分析着手,扎扎实实地做。举个例子,今年我们活动的时候,从溪口出发的一条路,经岩头到万竹到大堰,再从横山水库回到市区,正是溪口旅游集团帮助策划的自驾游环形线路。这条路我们经常在走,一年四季沿途风光各不相同,村落也各有特色。现在的问题是,路面总体上比较小,自驾的时候,想在路边停车歇脚,经常感到很怵,怕影响其他车辆通行,更怕自己不安全。是不是可以考虑沿线可以成景的地方,设一些简易的停车点?面积不需要太大,有两三辆车的位置即可。如西畈南面的那段公路,位于整个西畈的制高点的位置,有几个地方本来就是荒地,只要稍微平整一下就可以停车。这可以随时让自驾游的人们,在路边停下来,或观山景或戏溪水,放松心情,增加逗留时间。再比如,在每个村合适的位置,设置一些原生态的石凳石桌,让游客来了可以坐下来歇脚,有条件的,可以在老年协会的活动室等处,开设茶室,卖茶卖水,让有阅历的老者与来客谈天说地,这些都是让游客“慢”下来的体验乡村淳朴风情的可做之举,不妨一试。
 
2011-04-21_235905-9.jpg
  ▲多好的自然景观,可以考虑在路边设置一些观景点,停车点。
  
  四、让村民成为乡村游的参与者。旅游是外来客对陌生地域的探究,旅游者必须零距离地进入旅游目的地,才能获得旅游带来的愉悦的身心感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乡村旅游对村民的生产生活确实会造成一定影响的。所以,除非旅游对他们带来好处,否则村民们难以成为旅游的积极支持者。从现在看,除了少数村民们在旅游旺季,在游客出入频繁的路边摆个小摊卖点小吃,挣一点小钱外,大多数的好处,都让镇上的几家饭店和经营农副产品的商家得了。长期下去,有可能使乡村游成为小众得益的活动,新鲜劲过去之后,说不定会失去大众的支持。其实,游客的需求并不光在吃饭上,也不只局限在举办活动的时节。镇里可以指导农户多种养一些城里人喜欢的农副产品,如农家生产的猪牛肉、小花生、土鸡、黄豆、笋干、大米等,可以作为旅游商品推出。镇里不一定要集中收购,让村民家里贮藏着就行。只要多作一些宣传,让城里人在旅游的时候,知道在什么地方可以买到什么东西,让他们自己到村里找人去买,这传统的物产交易的形态,对游客来说也是一种体验,对农民来说,获取的价格可能会比市场上高出许多。只有村民中的多数人得益了,乡村游的气氛才会越来越浓,最后步入良性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五、创新宣传形式,突出宣传兴趣点。这次大堰支持举办博联社博友主题笔会堰,是一次宣传旅游的新尝试,效果如何,还需日后检验,目前尚难下定论。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对一个地方的旅游感受,让别人讲,比自己讲更有说服力。个人觉得,大堰以后组织一些小型精干的体验者队伍,进入大堰后进行深度游,可能更有利于他们感受大堰旅游,说出大堰乡村游的精妙之处。这是借势借力的方面。另一个方面,宣传的主责永远要放在自己肩上。大堰要组织一些力量,精心谋划,认真操作好乡村旅游的宣传推广。我觉得这方面镇里需要大大加强,拿这次活动来说吧,我们的笔会活动过后,我注意观察了一段时间的大堰镇官方网站,有关这次活动的报道很少,与投入的大量精力物力很不相称,太可惜了!我觉得,搞活动是一回事,轰轰烈烈的活动过后,整理活动的成果,加以精心的编排发布,是一项更重要、效果更持久的工作。自己都不重视宣传,让别人怎么帮你做呢?另外,我觉得大堰一定要重视新媒体的运用,在报纸上刊物上登一些报道总结,当然也非常重要,但那大体上是给领导看的,普通读者扫一眼也就过去了。网络这个工具一定要重视,在网络上,不管你是什么规格什么性质的媒体,信息的流动是扁平的,面向的客户群是均等的。现在的“新人类”出门旅游,往往会先上网做一下功课。网络上的信息发布越详尽,对游客有吸引力越强。我建议,现在各个镇都配备了许多大学生村官,这一拨人年轻,网络知识丰富,应该动员组织他们从事这方面的工作,鼓励他们在官方网站上开旅游专题,开官方及个人开博客、上微博。在做推广宣传的时候,事先最好有个统盘的策划,分阶段分层次,针对游客的心理,围绕大堰乡村游中有比较优势的兴趣点来做。只有自己不遗余力地说,借别人的口巧妙地说,才有可能努力营造出一种氛围来。
  
  最后,声明一点,本人出的是馊主意,有理就听,觉得无理,就让“第一尖”的风,吹散了罢。
    

标签: 博联社 大堰 旅游
最后更新:2011年4月21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 余韵

    好长时间没来你处了,你真是有才,看你的东东真使人感动[smile]
    [reply=大道,2011-04-27 11:42 PM]哈,大姐现在在忙什么呢?[/reply]

    2011年4月27日
    回复
  • 沈红

    大堰,有了你这样的眼光,还怕不红起来?
    [reply=大道,2011-04-25 00:46 AM]这可不敢说,呵呵[/reply]

    2011年4月22日
    回复
  •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宋代太白禅师考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宋代太白禅师考
    每个人都有声音(新浪微博2) 微博周记2012—19号 布依族老乡打“花猫” 关于梅山的几个记录 溪口有个鸟巢村 写春联贴春联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