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感受生活
  3. 正文

简单就是不简单

2006年5月11日 1384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color=White]  新一期《大众摄影》到了,上面有一组照片,有个摄影师,在每年的大年初一,替一对母女在同一个地点拍一张照片,他拍了20年,从1985年一直拍到2005年,孩子从依偎在母亲身边,到渐渐长大成人,母亲则从一个年轻少妇,变成了一个沧桑女人。让人看了顿生感慨。这照片不讲究构图、用光,就是普普通通的合影留念,手法非常简单,但是由于从方寸之间,可以见证时代的变迁和百活生活的演变,因此,《大众摄影》给予了比较高的评价。

  前些年,浙江有个摄影师专门拍摄一个家族,他拍摄记载的时间还要长些,好象有四五十年间,也是每年给一个农民家庭拍一张全家福,累积下来,由于蕴含的信息量更丰富,拍照中间发生的故事更动人,而且他截取的是一切都在发生巨变的时代,所以央视还专门在春节晚会上作为一个节目,介绍给全世界的华人。

  其实做这些事情非常简单,但正是因为简单,好多人不想去做,当简单累积成为不简单的时候,蓦然回首,发现我们的丢失的东西已经太多了。

  儿子出生一周岁开始,我也在中山公园一个亭子的窗口,每年给儿子拍一张照片,儿子从周岁时需要扶着站立,头离窗顶还差一大截,直到后来需要坐在窗台上才不至于碰到头,这样经历了四五年时间,拍了四五张照片。可惜后来儿子大了不由爹,不愿意再跟着我去山上拍照了,加上自己在这段时间也是百事缠身,没了心思,也没再坚持。一晃,十年过去了,儿子15了,虽然每年也留下大堆照片,但是终久是普通的照片,没有什么趣味可言,如果能够跟他们一样,老是在一个地点拍摄,参照物非常明显,这在将来对儿子自己来说,也是一笔父亲留给他的精神财富,这简单的事情没坚持下来,父子两方都有责任。

  上面说的是生活和自己个人爱好中的小事,做不做,与别人关系不大。但是生活如此,工作也是如此,包括整个社会的分工也是如此。简单是不简单的基础。高精尖的设备制造,具体到一个员工,就是做一道非常简单的工序,每天重复同样一个简单枯燥的动作,做好了,就是优秀员工,做不好,到别的地方也不会有什么作为。大学生新进一个单位,倒水拖地的活是一定要干的,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怎么可能做得好复杂的事情?中国人习惯于好高骛远,往往复杂的事情做得很好,取简单的事情却总是做不好,神五能够上天,家里的抽水马桶却总是要漏水。日本人的汽车好,出来没多久,中国也能做出一模一样的来,可是坐在里面就知道,人家除了发动机的运转和风噪路噪外,没其他杂音,我们的呢,哐里哐啷到处都响,该严丝合缝的地方可以伸出手指头,想拧下个螺丝母,说不定怎么也拧不来。越是简单的工艺,越是做不好。

  具体到一个人,其实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是一种习惯,一种素质。有单位招聘新人,考试的题目五花八门,但会做的都非常简单。有个考生去应聘,电梯里人很多,小伙子站的地方离控制面板比较远,隔着好几个人弯里拐弯伸过胳膊想按楼层按纽,本来人进去大家都站好了位子,被他这么一动,又都不平衡了。有位在控制面板旁边的人问他按几层,他说几层,人家帮他按了,他也没表示,结果后来那小伙子应聘没成功。原来,那个帮他按楼层是负责招聘的人事主管,他认为这人在需要人家帮助的时候不开口求人帮忙,人家帮了他他也没有任何表示感谢的意思,是典型的没有团队合作精神的表现。而现代社会,团队合作是非常要紧的。因此他的落聘也是意料之中。其实这事非常简单,开个口的事情,没做好,丢掉了一个机会。其实,这样的毛病世人都在犯,说到底,是素质的问题。所以坚持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养成习惯了,升华成素质了,才会在不经意处做好事情。

标签: 人生 哲理 随感
最后更新:2006年5月11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纪念儿子踏上社会十周年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高中同学会之座谈会之群组发言 转载儿子的一个技术求助贴 博客遭劫恢复记 五一七天录 来去匆匆走杭州 两年前的雪压梅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