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摄影杂谈
  3. 正文

摄影中的透视与畸变

2006年2月5日 2377点热度 4人点赞 0条评论

  不想涉及太多技术问题,只想谈谈拍摄中的一些体会。

  所谓“透视”,就是表现画面中各种物体的相互之间的空间关系或者位置关系。我们平时看物体,距离我们近的东西看上去比较大,远的比较小,画面中就是通过物体大与小的比例,再通过我们的经验来判断物体所处的远近及高低。

  所谓“畸变”,指的是画面中的物体与真实物体的差异。畸变有很多种,有的是镜头本身引起的,如广角镜头的桶形畸变,长焦镜头的枕形畸变。其中广角镜头的桶形畸变大家比较容易体会。枕形畸变一般不大注意。

  另外一种是由于镜头的视角引起的畸变,如我们在拍摄建筑物或者树木的时候,为了拍摄全貌,镜头上扬,引起高端向内倾斜,造成的影像畸变。反之如果在高处往下拍,则可能造成低端向内倾斜。这些畸变,如果视角不改变,则是不可能克服的。

  看到许多高水平的照片,画面很少畸变,看上去非常工整,其实解决的办法很简单,一是使用好的器材,有的镜头可以通过移轴,或者通过机背的倾斜度,获得没有视角原因引起的畸变。二是改变拍摄者的位置。如果你站的位置比较好,畸变可以控制到相当的水平。此外,如果在相当远的地方,使用长焦拍,由于画面的范围了,畸变会变得相对不大突出。但是如果视角不变,总体上畸变还是一样的,不过是由于视觉上的错觉,使人感觉没有畸变了。

  畸变也不是一用是处,有时候为了体现建筑物的高大,使用畸变会获得非常好的效果。这与我们平时的眼睛看到的是一样的。看一幢大楼,在楼下往上看,必然是底部高大,顶部较小,而且楼边的几条直线都往里汇集。这就是透视的效果。所以,一般来说,视角畸变要与平时的透视相统一。要注意的是,要使用直线来解决畸变引起的视角不稳问题,一张画面中,至少有两根线是直的,一根是横线,一根是竖线,横线可以选择地平线,竖线可以是建筑物的中间的那根柱子,如果没有,旁边的几根线的远处交汇点引申出来的那线也要是平的或者是直的。否则可能会让人产生画面不稳的感觉。当然特殊情况,如故意的不平稳的构图例外。

  器材引起的畸变有时候也是很需要的。特别是广角的桶形畸变,可以使离我们较近的主体占据画面的相当部分并适当地夸大变形,引起一种超过我们日常生活经验的影像,使画面具备冲击力。

  就是产生了另一个问题:不是所有的画面都需要符合我们的日常经验的。如我们平时看一幢大楼,都是脚大头小的,如果我们能够看到上下一样大的,也一样会有一种有别于平时视角的冲击力,这就是为什么需要没有畸变的影像的缘故。那么除了上面所说的两个办法之处,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个人觉得,如果我们把畸变控制得基本上可以忍受,就应该可以了。我的经验是:使机背与建筑物平行。这就是我以前在一个贴子里说的“密诀”。我们找不到更高的位置,就尽量踮起脚尖,或者把三角架升得尽量高些。自然,这样可能会影响构图,但是有时候为了画面的工整,牺牲一下构图也是值得的,因为构图可以通过后期裁剪来解决,而后期解决畸变则相对比较困难些,尽管现在有了PS,但是重度的畸变,PS还是无能为力的。

  当然说说容易做做难,拍片时,面临着很多取舍,因为器材的原因,只能舍鱼而熊掌,或者舍熊掌而取鱼了。遗憾是的好多时候到底那个是鱼是熊掌真的搞不清楚,有时候以为取了熊掌了,实际上却是只猪蹄。

标签: 暂无
最后更新:2006年2月5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纪念儿子踏上社会十周年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令人生厌的官场礼仪 数码摄影日志第二季(16):2006年4月 进入冬季(微日记201148) 闹梅 2015微周22 景因人而活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