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边摄边写
  3. 正文

山西行之平遥的民居

2007年4月16日 1544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游览了平遥的城门、县衙、日升昌票号,沿着步行街走了一趟,正常的游览就结束了。这些常规的经典景点并没有引起我多大的兴趣,倒是刚刚进城时沿途高大的院墙,更勾起我的好奇心。在旅舍小憩片刻,我又重新回到大街,去探究高大的院墙下、恢宏的门洞后面的民居中的秘密。
 
2007-04-16_145111-0.jpg
 
  据资料介绍,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已有2700年的历史。古城占地2.25平方公里,共有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道蚰蜒巷,是完整的古城墙、古街巷、古店铺、古庙宇、古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中轴明显,布局左右对称,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古城内具有保护价值的传统四合院民居有3797处,其中400余处保存完整,基本保持了明清时期的民居风貌,是中国明、清时期县城的活标本。
  走在街巷中,我发现,沿着大街的居民,几乎都有一个巨大的门洞,可以想见当年建院时,主人家境的殷实和财富的丰厚。
 
2007-04-16_145111-1.jpg
 
  有许多民居大门上方的门楣上,镌刻的字号古朴端庄,看上去年代久远了。对着正门大多有一个照壁,上有各色雕刻,或者干脆就是一个大红的福字。那雕刻的应是古迹,那福字则多是近些时候补上去的,有点不伦不类。

2007-04-16_145111-2.jpg
 
2007-04-16_145111-3.jpg
 
2007-04-16_145111-4.jpg
 
2007-04-16_145111-5.jpg

  走了几个院子。四合院的风格依稀可辨,但多被院子的后人们改造了。许多院子住了多户人家,也有还是单门独户的,但无一例外,我们遇到的院子主人,多是年长者。

2007-04-16_145111-6.jpg
 
  这位老人坐在院子里,问他话,他回答的话我也听不大懂,他说可以打开房门看看,里面的是窑洞。窑洞?我心生疑虑,轻轻推开房门,看到里面又站着一位同样拄着拐杖的老态龙钟的老太,赶紧说声对不起,又把门拉上了。合上门前,眼睛掠过屋顶,果然看到的是跟窑洞一样的半圆形穹顶。后来在资料上看到,平遥的窑洞建筑形象古朴,内涵醇厚,冬暖夏凉,既象征黄河的历史文明,而且是乡土文化的一个符号。
 
2007-04-16_145111-7.jpg

  从远处看这房子的全貌,应该是两层楼房,下层是砖窑洞,上层为木屋,据说,这就是平遥民居的一大特色。在城市大量修建砖窑洞建筑,同时,又在建筑上加上大量的雕梁画栋,这充分说明了那个时代这个城市的富足和奢华。

2007-04-16_145111-8.jpg
 
  无情的岁月同样侵蚀了这些古民居。好多地方的房子倒了。跟大街上那些贴金贴银的建筑相比,这些倒去的房子,带给游人们的是更强烈的历史的厚重感和沧桑感……
 
2007-04-16_145111-9.jpg

标签: 暂无
最后更新:2007年4月16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纪念儿子踏上社会十周年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泥水小工”自我解读 溪口剡溪的雾 红皮鞋模特的一组照片被新浪锐博客推荐了 乡村小庙21座(81-101) 溪口石门村 老家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