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尖“破戒”记

《第一尖“破戒”记》
多年前,曾经说过一句话:今后,凡是要收门票的景点,我一概不进了。

当然,这话不是绝对的。如果外出旅游,不买门票想进景点,当然不可能。我这话是针对本地某些地方,一说开发旅游,就建个围墙圈块地、设个门头卖门票的做法。对这样简单机械的所谓旅游开发,我本能地感到反感,不去也罢。

这些年来,许多曾经想卖门票挣钱的所谓景点景区,最后无一不以失败告终。也间接说明我的反感是有道理的。

话说上个月的一个周末,约了朋友去探本地的又一高山——位于大堰大公岙村后的“第一尖”。这山在十多年前,曾经爬过一回。那是与前单位的同事们一起到大堰搞活动。午饭后,我带他们参观大堰的山乡风貌,一直行到公路的终点大公岙村。在村后山脚下,听村民说,沿着山间的步道,可上著名的高山“第一尖”。问他们有多少距离?有说要一个小时的,也有说要三个小时的。我想,这跟小马过河的故事讲的道理一样:不同体能的人爬山,有不同的感受。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登山的路程不短。那天几个女同胞都穿着清一色的高跟鞋,我说你们还是不要爬了,万一不小心,鞋跟陷在石头缝中,拔也拔不出来。结果,大家在山脚下走了百十来米,象征性地到过了“第一尖”,就偃旗息鼓、打道回府了。

这之后,就再也没想过要去“第一尖”爬山登顶,直到上个月,周末晚上的例行茶聚,有朋友说,去大公岙“第一尖”已经不需要爬山了,有一条简易公路可直达山顶。这激起了我想上去看看的欲望。

说走就走,次日下午1点半,约了朋友,从城里出发,直奔大公岙而去。一路上几乎没有停顿,1个多小时后,到大公岙村。小心翼翼开车穿过狭窄的村道,到了10多年前我止步的村后山脚下,果然见那儿有一条简易公路盘旋着通向山上。开上这路,感觉这路简易得不能再简易了。路两边杂草荆棘丛生,路面布满石块,坑坑洼洼,许多地方已经被水冲出许多深浅不一的沟。这路真心不好走!

等开到公路尽头,在小型停车场停好车,时间已经过了下午3点。

站在这小型停车场上,欣赏着眼前的景色,不可谓不壮观:群峰苍翠,山峦起伏,极目处就是蓝天白云。群山的皱褶处,偶尔可见民居俨然,显出一派生机……

我们停车处还不是最高峰。第一尖的峰顶,还在上面。然而,上行的路却被几个建筑迎面拦住,门楣上的有字:“第一尖雪山欢乐谷”,下面,正有一个出售景点门票的门头!
《第一尖“破戒”记》
《第一尖“破戒”记》
凑过去看,见售票房里空无一人。喊叫几声,也无人应答。进还是不进?犹豫片刻,决定翻栏杆,进!

进了门头,见到了水泥路。沿着水泥路一路向上,转过几个弯,眼前霍然出现一处巨大的建筑群。走近建筑群,不知道从啥地方冒出几个人,拦住我们,问我们从哪来,又说,进这地方,要补门票。
《第一尖“破戒”记》
我说我们是奉化人啊,爬自己的山也要门票么?对方说我们是宁海的,景区建设要钱的么,你们不能白看。

得,没办法了,乖乖补票吧。幸好看上去有点决定权的那人开恩道:你们四个人,补2张票吧,60元。

付了钱,被允许穿行在他们建在山顶的建筑群上,向最高峰进发,几分钟后,从一堆假石头上顶着一类神似残疾人的雕塑边绕过,到了山顶。

山顶上立着一块巨石,上书“海拔954米,浙东第一尖”,巨石基座下镶嵌着一块黑色的机器打磨过的光滑花岗岩碑,上面镌刻有第一尖所在的名山——镇亭山的介绍。山顶上所有的文字似乎全是电脑字体,粗鄙得令人汗颜。山顶尽头处还有木亭。站在这里可以远眺四面景色:西边山沟有我们上来时经过的的大公岙村、北面的山沟长而直,是另一条步行上山道的起点里车头村。东南方向则是宁海境的,就说不出个所以然了。从山顶向南延伸的整块山顶,被削平后,加上人造平台,拼成一个狭长的滑雪场。这季节,自然没雪可滑。在我们逗留山顶的一个多小时里,也没见到第二拨游客。当然了,我们是来登山顶的,有没有游乐项目、人造景点好不好看,跟我们半点关系也没有,只是,多年前来过这地方的朋友说,你亏了,再也见不到这整个山顶自然的风貌了。
《第一尖“破戒”记》
《第一尖“破戒”记》
《第一尖“破戒”记》
《第一尖“破戒”记》
《第一尖“破戒”记》
下山的时候,我们从山坡的西北面下去,不经过景区了。发现这原本是自然的小路,也被他们改造过了。我想,收什么门票,干脆直接收买路钱更合理啊。

60元钱是小钱,不甘心的是,这么一下,又破了我自己定下的——不进要钱的景区——的“戒”。

点赞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