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触摸人文
  3. 正文

四角坪还是筛谷坪?

2014年11月1日 2124点热度 1人点赞 0条评论

_MG_2700  规划局开发了一个叫“天地图”的地理系统,让人们在互联网上可以看到极高清的地面影像图。拉动鼠标,本市区域内山川河流村庄道路一目了然。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经常在这个网站上东逛西游,天马行空,信马由缰,见到我没到过的地方,就放大地图,在空中俯视,然后挑个休息日子,实地去探究一番。
  
  国庆节前,在这网站上观察大堰镇的地形,发现紧邻镇区的北边,有一个地方标注了地名“四角坪”。仔细回忆,应该从来没有到过这地方。放大图像看,见这上面有两个四方的建筑,看上去似乎是两个形状规整的四合院。这是一个村子,还是一个寺庙?
  
  问老家在大堰的老董:知道四角坪不?他说知道啊,不过有很多年没上去了,听说现在可以通车了。于是约定挑个日子,一起上去看看。
  
  国庆长假期间,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出发去四角坪。车到大堰镇区,经过路人指点,我们在县江下游的镇区北,沿一条土路上山。路是机械挖掘草草筑就的,可以通车,但路面坑坑洼洼,弯多,坡陡,不大好走。仗着多年在这样的山路上行走的经验,我毫不费力地驾着我的“小白”盘旋向上。
  
  脚下的路越来越高,山下的大堰镇区及附近的村庄也渐渐显示出与往日看到的不同景象。在山坡上一处林木稀疏宽敞处,停车眺望大堰区,见宽阔溪流从远处山谷间蜿蜒而来,溪两边房舍井然,黛瓦白墙,间有新楼若干。极目处,山峦叠嶂,在山麓谷底的平坦处,即将成熟的稻田泛出金黄。好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
_MG_2694_MG_2690  
  继续向上。别看这山从山下看,高度不怎么样,可真到了山上,随着海拔慢慢上升,发觉头顶的白云和蓝天越来越分明,似乎空气也慢慢地显出清爽来。人们都喜欢山,总会有他们的理由,这山上的空气好,应该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吧。
  
  绕过几个弯,老董说,估摸着应该差不多到山顶了。果然,在经过一个大转弯之后,路穿入一个山口。刚钻到山口,看到路中似有柴草作障碍物,开不过去了。而眼前,已经看到了一片空旷。
_MG_2763  
  到了。老董说,这里就是四角坪。
  
  坪,是指平坦的场地。确实,这是高山上的一块平地。
  
  下车走上几步,穿出山口。这四角坪的地貌就尽收眼底了:两座山峰中间,夹着一块平地,平地向前延伸,前面是一个峡谷——看来这平地的一半,也是一座峰项。平地不是太大,目测也就十来亩面积。我不知道原来这地方会是什么样子,眼前的这片平地,泥土都裸露着。平地两侧的两座山峰,也全部被剥了皮,层层筑起的护坡,将这两山装扮出层层梯田——看来,这里的“土地整理”刚刚完成。几头黄牛在这平地上悠然吃草,膘肥健壮。羊群在山坡上觅食,远远看上去,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蛮有西北风味。
_MG_2746_MG_2758  
  在平地中间,有一棵孤零零的大树,大树下面,一边是一个四方院子,一边是一个四方水池。我悄然大悟,这一凹一凸的两个建筑,正是我从空中看到的疑为村庄或寺庙的两个方形物。
  
  那座从空中看上去非常规整的院子,眼前却已经破败不堪。围着院子走了一圈,发现里面空无一人。从房子的样式看,这应该是集体化时的工棚间,从规模看,当年至少可以驻扎一个小型农场——看来,这地方早已经开发过了。
_MG_2702_MG_2720  
  听到坡上有说话声,转过去一看,原来是老董正跟三个老者攀谈。我凑过去,听到他们正在数熟人——老董在家乡是个名人,人家见面不一定认识他,但一说他大名,很少有人不知道。所以,他们很快就亲热得一家人一样了。三位老者说他们受老板所雇,在这里种花。这片地改造后,承包给一外地老板了。老板打算试种一下草花,看能不能在这营造一个旅游热点。三位老者领我们到那个破院子一角,搬开拦在破门边的一把荆棘——说这是阻挡羊群入内的——进入院子后面的大堂,请我们喝茶。大堂中央放着一张圆桌,上面有一些吃剩的饭菜,旁边有灶,有电饭锅,看来这里是他们的大本营。老者说不好意思,茶叶没了,喝些白开水吧,这院外那个水池角上那口井里的泉水,再旱的天也不干,水质不错。插上电热水壶,不一会儿,一壶水开了,他们用饭碗盛了端给我们。凉上一会儿,喝上一口,唔,感觉真不错。
_MG_2714_MG_2724  
  说话间,又有一帮城里人装束的人马进来,前面领头的是一位大妈,和三个老汉亲热招呼,聊得热闹。她就住在山下,说有好多年没上这四角坪了,今天孩子们要来逛逛,她只好陪他们上来。他们对周边的景物指指点点,说的都是过去的事情。看来,今天上来,对我们这样第一次来的,是探奇;对她,包括老董,是怀旧。
_MG_2731  
  回头查四角坪的来历,发现一个有趣的故事。说很久以前,山下住着一位员外,家里很有钱。员外年纪大了,想找一块好坟地。风水先生踏遍周围山水,看中了这块地方,说在这里做坟,将来子孙必然会有大出息。过了几年,员外去世。下葬那段时间,正值清明时节,天一直下雨。从山下到这有3里多地,全是上坡的黄泥路,一下雨,人空手走都困难,别说抬棺材了。有人出主意,可以在路上筛上砻糠,增加路面摩擦力,上山就容易了。于是员外家人发告示,以谷换糠,向周边居民广征砻糠。没想到,周边征不到多少,从远处送来的砻糠,算起来价格跟谷差不多了。员外家有钱有粮,说这么麻烦干什么,不如直接撒谷吧!于是,出殡那天,有人一路筛谷,后面抬着棺材前行。这一幕,被路过的太白金星看到,太白金星看到这家人如此暴殄天物,大为震怒,回天庭禀告玉帝,玉帝遂命牛魔王碾断了龙脉,挑断了龙筋,坏了这地方的风水,从此,这家人也因此家道败落,最后不知所终了。
  
  这故事中所说的龙脉龙筋,在这四角坪对面的山上也有遗迹。那里有个地名,叫做牛碾塘岗,前些年我上去过。
_MG_2743  
  而这地方,也因此有了一个好听的地名,叫筛谷坪。
  
  这故事属于民间传说,自然不知真假。地图上标注的四角坪,本地土话与筛谷坪谐音。不知道是先有了四角坪,乡人根据四角坪的音谐,编造了这么一个故事?还是真有此筛谷之事,先有了筛谷坪之名,后来被谐化成四角坪?对于这个,我是无法考证了。
  
    

标签: 登山
最后更新:2014年11月1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纪念儿子踏上社会十周年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微周201317 过五一节——201618 数码摄影日志(2):2000年的记忆 微周1734——三伏结束 男人们的三笑 偶尔扫街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