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触摸人文
  3. 正文

跸驻有故事

2005年11月15日 5347点热度 1人点赞 8条评论

  【摘要】我想,听到跸驻、六诏这样的地名的人都不禁会对这个村子的历史产生抑制不住的兴趣。毕竟一个村子与皇帝联系在一起是很不简单的。不过作为奉化人,对这一切也早已失去兴趣。奉化近代有一国之君出现,过去的一个皇帝偶尔过路住了一下,也算不了什么。
 
2005-11-15_144937-0.jpg
  那天到跸驻,在雨中,看到公路边一个村子,黑亮亮的瓦片森森然,于是下车进村,信步游走,在一个小道边,忽听得耳边一声重重的叹息,回头一看,却是它……
 
2005-11-15_144937-1.jpg
  逃离这好象通点人性的家伙,来到老街上,湿润的街道上显得非常冷寂。
 
2005-11-15_144937-2.jpg
  在一家小店里,我们看到几个上了年纪的人围坐聊天。奉化有老话“秋雨大大,胡琴拉拉,大兴发发”,是农民农闲时神仙般日子的写照。我们歇脚听他们说话,忽 视发现小店门后竟然藏了这么一个天地。看那雕梁画栋,过去不是大户人家是不可能有这么好的房子的。
 
  早就听说此地有上跸驻、下跸驻、六诏、万香岭等地名,其来历都和书圣王羲之有关。
 
  相传王羲之弃官之后,隐居在奉化四明山下。这一年,晋朝皇帝得知王羲之隐居奉化,亲自带领一万人马,要想召王羲之进京。大队人马来到离王羲之住处十多里的地方,再要上去,这么多人就无处安身了,便在这个村子住下。要王羲之快来接驾,可是却不见王羲之踪影。无奈皇帝又启驾一里多路,传去第六道沼书,王羲之还是避而不见。最后,皇帝下令叫一万人马上山搜寻,但仍没找到王羲之的影踪。原来王羲之闻讯后,早已避到嵊县金庭村去了。
 
  后人就把皇帝住过的村子叫下跸驻,上去一里多的村叫上跸驻,王羲之住的地方叫六沼,万人搜王羲之的山叫万香岭。
 
2005-11-15_144937-3.jpg
  你看这个地方随便一处都是黑瓦白墙,修竹亭亭,果然有仙风道骨,难怪王羲之不肯走了。
  
2005-11-15_144937-4.jpg
  总是希望在这样整齐的房舍下发现一些王右军的蛛丝马迹,问题是不止一个喜欢考古的人说,由于年代过于久远,除了传说,已经很难找到王右军的遗迹了。
 
2005-11-15_144937-5.jpg
  我想,听到跸驻、六诏这样的地名的人都不禁会对这个村子的历史产生抑制不住的兴趣。毕竟一个村子与皇帝联系在一起是很不简单的。不过作为奉化人,对这一切也早已失去兴趣。奉化近代有一国之君出现,过去的一个皇帝偶尔过路住了一下,也算不了什么。就象我们看多了乡村显赫人家高大的马头墙,对村子里这样的房子也没有了感觉,只是觉得建筑比较严谨而已。不过在这样一个雨天,避雨的时候,听听村里人说古,倒也是一件颇有兴致的事情。问他们近些年村里有没有出过什么名人,其中一个指着店主道,喏,他父亲过去是上海市市长!店主赶紧更正,不是市长,是上海市参议会主任,文革后还有人来这找他,可是彼时老人早已作古了。我不知道上海市参议会有没有主任这个职位,不过他父亲曾经在上海市或哪个区当过参议会会员,应该是不用怀疑的。店主说他父亲名字叫赵公望。
 
  店主说,他父亲如果活着的活今年应该有90高龄了,当上海参议员的经历当是在解放前30来岁的时候。因为这段经历,后来他父亲被押解至衢州改造,到年老时方回家。村里人说老人家当年曾经和姚文元打过交道,解放时他因为在参议会供职被捉,前门捉进,后门就被姚文元放出了,因为大家都是同乡人。曾听老人说,当年姚是在他手下工作的,姚是墙头草,老人很看不起。不过就跟我们经常在饭桌上听父辈们无数次地说他们过去的经历、我们却总是记不住细节一样,店主及村人们对老人家过去经历过的一些事情的细节总是讲不清楚。
 
2005-11-15_144937-6.jpg
  老人晚年回乡后,也许会经常孤独地在村里转悠,或者他也会有这样一个小菜园子,得空植桑麻,不念乱世事。
 
2005-11-15_144937-7.jpg
  村子里这样的小店很多,但开开关关是常事,近年,村里人多迁往城里住,小店也少了。小店做生意是其次,村里人经常聚在这里,情感交流和信息扩散倒成了小店的主要功能。那天,听了店主父亲的故事,我们好奇地问那他本人在哪儿出生?他说他生在上海,10岁时回老家。50年代的时候从奉化一中毕业,以后就一直在这个村里做农民,我们不禁黯然。从店主言谈举止看,毕竟是在大户人家出来的,念过书的人就是不一样,我们当初更疑心他是一个退休教师。
 
  那天 ,我们还听说了好多他们村里人的故事。说是有好几个人通过各种渠道参加了革命。其中有一人解放后解甲归田,后来听说谭启龙当了浙江省长,就前去杭州找。人家问他找谁,他说是找老谭,把人家惊得一愣一愣的。别人问他是谁,他拿出来的证件,人家认也不认得。不过后来谭确实会见他了。说这故事的人感到非常得意,好象这事情是他干的。旁边的人补充说那是当然的,谭的年纪也是大他嘛。一般来说,村里人说起这样的事情总是一种别样的快意。
 
  村里故事很多,包括已经发生过或者正在发生的,不过这样的故事,最后都会湮灭在岁月的长河里,就象是在这片屋檐瓦片下,过去、现在产、将来都会发生许多事情,但是表面上看上去很平静,日后也终归是瓦砾一堆……
2005-11-15_144937-8.jpg
 

标签: 乡村
最后更新:2005年11月15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 螺旋藻

    看您的作品是我的享受。
    我印象中六诏比跸驻有韵味且干净。
    [reply=大道,2009-04-21 00:15 AM]谢谢你的赏识![/reply]

    2009年4月19日
    回复
  • 李子辉

    哎哎哎哎

    2009年4月16日
    回复
  • 小竺

    哈哈,这次大年初二,我做为毛脚女婿第一次去六诏了。
    照片里的这几个地方基本都找到了。就她奶奶家附近。
    我是杜郎坪的,我妈还认识开农家乐的那户,你朋友吧。
    [reply=大道,2009-02-22 11:26 PM]开农家乐的是我小兄弟,哈哈[/reply]

    2009年2月22日
    回复
  • 道长

    看来下次可以请小竺和女朋友带路再去探访了。呵呵

    2007年11月25日
    回复
  • 小竺

    《跸驻有故事》第二张雨后小巷子的照片,其中间有个老奶奶竟然是我女朋友的奶奶哦!

    2007年11月25日
    回复
  • 小竺

    下午一大半的时间在看您的博问。实在不错。
    刚才女朋友下班回家,好不容易拉过她来给她看。
    竟然找到了她奶奶家的房子。还有她家隔壁邻居。
    差点就拍到她家了哦。六诏吧

    2007年11月25日
    回复
  • 大道

    这个就是介绍啊。[smile]

    2006年7月20日
    回复
  • 曾经

    是溪口下面的跸驻工作站吗?有没有跸驻的介绍,很想知道。

    2006年7月20日
    回复
  •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回复 螺旋藻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宋代太白禅师考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宋代太白禅师考
    2015微周05 桃花坑山在哪里 今日本博流量过30万 程式化命运 小侠士下江南 黄埔老兵徐大成――寿星谱(11)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