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思书

  • 道古道今
    • 谈古论今
    • 感受生活
    • 自得其乐
  • 人物事物
    • 触摸人文
    • 竺氏探源
    • 寺观教堂
    • 乡村小庙
  • 影事往事
    • 边摄边写
    • 摄影杂谈
    • 网事记录
  • 客来客往
    • 高朋满座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 留言板
这些年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思考
  1. 首页
  2. 感受生活
  3. 正文

3·30之斯基来奉Vs影棚Vs儿子成人 (详版)

2010年4月2日 2354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2010-04-02_235024-0.jpg
 
  3月30日,农历二月十五,按照家乡的习俗,儿子在这一天过18周岁生日。从此以后,他就是法律意义上的成人了。所以,这一天对于我们全家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不过,因为一位博友的来访,于我来说,这个日子显得更加特殊。
 
  这位特殊的博友,乃我们博联社的名博,哦,不,应该说他是在博联社外相当范围内也有相当影响的名博,这可以从他的博文的天量点击和诸多访客留言中可以看出。他叫陈耀文,也名耀文斯基,又名斯基,——据他自己说,这仨名字代表不同的三个人。常见到一个人拥有不同的身份、职务,从没听有人说自己是几个人的。他说的这三个人,是指他自己的多重性格?还是指在不同场合下出现的不同面孔?反正按常人理解,都不是好事。他敢这么说自己,他就必定不是常人。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也不敢妄自揣摸,大伙儿自己猜吧。熟悉他的博友都喜欢叫他斯基,我们也跟着这样叫。
 
  从我一入博联社,就开始注意斯基的博客。看他的博文,经常会让人沉重得透不气来,但还是忍不住要看。看了总要说几句,一来二去,我们就神交上了。有段时间,博联社开了个MSN群,短时间里热闹过一阵子。每天半夜三更总有那么几个人在那里瞎闹腾。他是其中之一,我也是。大概聊的话题中颇多相似观点,这又熟了几分。2008年我们去看平遥摄影节,那天下午,我们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博友在营地客栈“走江湖”, 斯基一行的到来,引起了一阵小骚动。他一进来,就兴奋地宣布,他把他师傅放倒了!接着挨个作自我介绍,我说了自己的名字,他没什么反应,我接着加了一句,我是大道。他恍然道:哎呀,你是大道,跟博客上的照片一点不像啊,怎么也不敢认。我们这就算正式认识了。
 
  斯基的到来,似乎给三三两两聊天的博友们注入了一点兴奋剂。听他的满嘴京腔、妙语连珠的段子,听他跟博友们争论,于我们南方人来说,绝对是享受。后来看到有博友在他的博客中留言,说在平遥那几天,愣没看到他有清醒的时候。敢情那天他在把他师傅放倒的同时,他自己也付出了代价。
 
  好了,话到这里,该言归正传了。这回斯基来奉化,主要任务是考察奉化的滕头村。这个村作为宁波馆入选了世博会。斯基是央视世博报道的核心成员,正在为世博会开幕式的直播作准备。他说他注意到了这个案例,想来村里实地体验一下村民生活的现状,顺便再看看先总统的故乡。当然,他说,最重要的目的是要来看一下奉化的博友们。前不久我们办笔友会时,他都说要来了,最后还是因为工作太忙没来成。
 
  这天陪同耀文斯基来奉的,还有上海博友陈盈国、杨胜。他们是奉化博友的老朋友了,特别是盈国大哥,来过奉化好几次,因此,暂时按下不表。他们三人在奉化的行程,奉化博友董满永已经在博客中说了,我也不再重复。
 
2010-04-02_235024-1.jpg
  奉化博友董满永、冯峰陪同斯基一行在滕头村。
 
  晚上,我们“隆重”设宴,招待三位远道而来的博友。来前斯基跟我说了,晚上要我备酒,好好喝上一顿。奉化的男博友们酒量大的不多,因此,晚上我特意叫了奉化博友中的两位侠女沈水波和江幼红作陪。我跟斯基说,我们今天和盈国大哥、杨胜一起,都要合伙“算计”他,一定让他喝好,但绝对不让他喝醉。
 
  饭桌上的过程不细说了,马王爷再三提醒,以后博友聚会,不要老上饭桌的照片,搞得好象我们博联社的聚会就是吃。我觉得挺有道理。总之,三个小时后,饭毕,斯基他们要动身回上海了。行前,他突然说,我晚上一定要到你们的影棚看看,这是我两年多来的一个心愿。
 
  斯基说的所谓影棚,其实是我们一个摄影俱乐部的活动场地。这个影棚最早是奉化博友孙盈、冯峰和我三人发起的。后来成了摄影俱乐部的活动场所。再后来,平时在俱乐部玩的那帮人,陆续成了博联社的博友,因此,那儿也成了我们博友联谊会的活动室。有朋自远方来,我们常在那个地方接待,跟博友朋友们一起坐着喝喝茶、聊聊天。我们对外说是这样比较自由放松,其实说白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省钱。现在到外面茶室、酒巴喝上一回茶,两个人两杯茶至少得花上百八十元,抵得上我们10多个人在活动室活动一次的花销。再说活动室除了有桌子椅子,还有固定的电脑、投影仪,书柜、墙壁上有我们的“成果”,包括自己印的,朋友赠的,看上去有点像家的样子。每个星期五晚上,没有特殊情况,我们的活动室必定有聚会,大家报告一下一周来关注的动态,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我们的活动,对谁也没有特别要求,谁有空就来,没空来也不用请假。――就这么一个活动场地,除了我们自己,大概谁也不会主动想着去。这回斯基提出要去看一下,我印象中是头一位,颇有点出乎我们的意料。
 
  从溪口驱车20分钟,进入我们的影棚。我们让斯基在我们的那块富有博联社特色的签名布上签名。那布我们没挂在墙上,平时是卷着的,外地博友来了,就展开了让签名。开始的时候可以展在桌子上,后来桌子上的东西多了,展不开,只好展在地上。斯基趴在地上,以博联社有史以来最强的签名姿态,四体投地地那块布上签了名。随后,他蹲坐在地上,对着我们,也对着他的录音笔,说了以下一番话:
 
  “我现在在浙江奉化。我最早在竺丰的博客上看到的照片,那双脚勾勒的灰色房间,作为一个男人,作为一个有一定追求的人,我现在进到这个房间不到十分钟,我看到的景象,我可以不装地说,我喜欢这个地方。有那么一群人,在一座城市的角落里,制造了这么一个空间,他们会在某一天,某一个时刻,在自己的心无法释放的时候,或者在心里面有一点想法的时候,带一个人来,拍一点东西,或者说……我坐在这儿……我这么说,这间屋子我为什么今天一定要来(孙盈插话:这间房子是个传奇。斯基大声说:对!),竺丰的那张照片告诉我这间房子是灰色的,我告诉你竺丰,我特别喜欢灰色基调,我对所有喜欢灰色基调的人报以尊重!当年我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我说,我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去这个房间,那个时间是2008年,两年了,我终于到这个房间了。我来晚了,对朋友们说声对不起。我今天特别荣幸地来到了这个房间,你知道,我到奉化的标志不是去溪口,也不是去滕头,而是到了这个房间(大伙儿鼓掌)。我对这个房间的想法,比蒋介石出生的地方重要得多。虽然我是为滕头村的案例来的,但是我是奔着这间房子来的。你们没在第一时间带我来,我不怪你。我太喜欢奉化这批人,特纯粹的一批人……”
  (以上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斯基本人审阅)
 
2010-04-02_235024-2.jpg
  
2010-04-02_235024-3.jpg
 
2010-04-02_235024-4.jpg
  斯基在我们的影棚,快乐得像个孩子。
 
2010-04-02_235024-5.jpg
  斯基在我们的签名布上签名。

  我提议,我们以斯基的姿态在这合影吧。于是我们有了一张没有丝毫被博友们称之为“革命化“味道的合影。
 
2010-04-02_235024-6.jpg
 
2010-04-02_235024-7.jpg
 
  由于斯基第二天上午9点在上海有工作安排,依依不舍中,大家挥手告别。此时,已经将近晚上10时。
 
  送走斯基一行,我马不停蹄赶回家中。在儿子快要睡下的时候,拉他在房门口拍了一张照片。这一天的中午,我们正在溪口与斯基吃中饭的时候,儿子突然打电话给我,说他拉肚子,让我去学校门口接他上医院。我急了,打电话给妻子,她的脚因为上星期打气排球扭伤了,还无法开车,我说你赶紧找同学帮忙,一起去接儿子上医院。这中间我打了两次电话,一小时后知道儿子已经在医院挂吊针了,才放下心来。
 
  睡前,妻说早上跟儿子说了,18年前的今天上午10点多,是他降生的时刻,这个时刻让他想象一下有没有什么奇妙的感觉。没想到,这个时刻正是儿子肚子疼发作的时候。妻说,你说这事怪不怪?
 
  那天,家中多了一盆鲜花,是妻子单位工会送的。她把送花的日子改成了儿子生日,原来猜想可能还会有一个蛋糕的,可是,除了一盆花,并没有蛋糕。妻说,没有蛋糕也好,反正儿子拉肚子,吃不了,改日再补吧。
    
  儿子成人,没有特别的仪式,正上高二的儿子,每天功课排得紧紧的,除了学习,他也没有其他心思想那么多。对于我来说,这一天里,发生了那么些事情,我想我会好好记着这个日子的。
 
2010-04-02_235024-8.jpg
  儿子18周岁留念照。  
 
2010-04-02_235024-9.jpg
  临睡前,儿子说肚子还有点不舒服,他妈妈给他做穴位按摩。

标签: 儿子 博友 博联社
最后更新:2010年4月2日

大道如水

浙江奉化人。退休。趁还有点体力精力,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 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桃花坑山在哪里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 写公众号有什么意义? 纪念儿子踏上社会十周年
读《四明宝庆志》还原桃花坑山的本来面目被一张老照片勾起的家乡往事桃花坑山在哪里开了20年的博客《行摄思书》重现江湖
春去了 宁海桑洲行(三) 那些人儿——魅力奉化·相约大堰之二 转体360 无话可说 不宁一周(新浪微博47)

COPYRIGHT © 2025 行摄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