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洛阳伽蓝记》

《读《洛阳伽蓝记》》
朋友给我推荐一本书,《洛阳伽蓝记》。书到手边,尚不知道它是讲什么的。因为工作关系,我对伽蓝两字并不陌生,但对其词义却不甚了了。常在寺院看到伽蓝殿,里面有伽蓝菩萨,常是红脸关公形象,以为这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才有。翻看这书,才知道伽蓝的本意就是佛教寺庙,真是惭愧。这书收入在中华经典名著之中,而我竟然从没听说过,真是孤陋寡闻,简直惭愧至极。
 
先读译注者写的前言,知道这书是记载北魏时期首都洛阳佛教寺院的盛况。原作者杨衒之是北魏后几十年的人,所以普遍认为他记载的情况相对比较准确,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为了读此书,我在网上寻找一些背景资料,发现述说北魏历史的文字,确实有好多就采自他的记载。
 
有关北魏的事情,我知之甚少。对我这样先天不足,后天不补,没有多少历史知识的人来说,有关秦汉唐宋元明清的都只知一些皮毛,对这北魏,几乎是零知识。十多年前在山西旅行,参观云冈石窟时,听导游讲过,石窟是北魏时所为,许多佛像是拿了皇帝的形象做的,具有当年北魏皇家脸孔特征……具体讲的什么我忘记了,只让我知道了北魏时期的佛像都比较精干,不像经过大唐之后,后来就渐渐地显得雍容华贵了。
 
前年前,又有一研究人类学的博友,打趣一朋友,说朋友的脸相有鲜卑人特征,这事加深了我对中国西部曾经有过一个叫鲜卑的民族这么一个印象。这回看了《洛阳伽蓝记》,倒是把北魏、鲜卑、佛教啥的联系了起来。洛阳这地方,六七年前曾经到过一次,那次刚好牡丹花开了。在看这书之前,洛阳之于我,大概也只有牡丹这个可以说。看了这书,方知道当年的洛阳,光寺庙就有一千多座,简直让我无法想象:这洛阳得有多大的地盘才能容纳下这么多的寺庙和比丘?
 
读《洛阳伽蓝记》速度比较慢,因为是文言文的缘故,一目十行溜不过去,也不容易理解,所以基本上我一天读一则,全书浏览完,化了一个多月时间。译注者说《洛阳伽蓝记》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这个我十分认同,文字写得确实精彩华丽,如果放在三四十年前,可能会有意识地背诵几段,而今记性差了,算了,就算是一次赏心悦目的旅行吧。文言文水准不够,得与译注者的翻译与注释对照着读原文。译注者叫尚荣,南京大学的老师,斗胆批评他一下:翻译不是太到位,看了不过瘾;也斗胆表扬他一下:注释真是详尽,引经据典,旁引博证,看得出译注者的知识面很宽广很深厚。让我想起大学时教古代汉语的老先生,诵读时摇头晃脑,教我们写的段落大意,却是比原文要长上好些……可惜已经忘了这位老先生姓什么叫什么了。
 
与这书同时阅读的,还有一本日本作家写的《妖猫传之沙门空海大唐鬼宴》,两本书都讲中国古代强盛时期的古都中有关佛教的事,北魏的洛阳和唐朝的长安,尽管差了有几百年,但却有着十分相似的情景:强大的政权与昏庸的皇帝融于一炉、舍生取义的忠臣良将与擅权乱政的佞臣宦官同朝演义,街头满是异国风情……看着看顾着,经常把两本书的情节搞混。那是一个万国来朝、商贾云集、充满着自信的强大时代啊……
 
大概有好多研究北魏的学者,都认为这本书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对于历史的总体脉络,我认为这书可能不会记错。然而,作为一本记录史实的“记”来讲,许多情节和细节却过于荒诞:不是吹牛,就是道听途说来的。如讲到浮图和佛像的高度,城郭的长度等,都不知道当年的度量衡用的是什么标准?不是秦始皇的时候已经统一了么?咱们这民族对数字的态度向来不够严谨,用太多的修辞手法描述事物的传统流传至今,最后成了革命浪漫主义,造就了粮食亩产十万斤的神话,祸害了整整几代人……
 
北魏是一个十分崇尚佛教的时代,一个洛阳建起一千多座寺院,王公贵族都捐宅为寺,养起僧尼,以胡太后为代表,还专门建VIP寺庙为自己或祖先们超度祈福,倡导众生平等的佛教,从那个时候起。“服务对象”就开始分成三六九等;有好多人干了坏事,或者碰到灵异现象,受到震慑,摇身一变就转而信佛投佛;还有一些立报立果的因果事件,这一切,跟如今竟无二致。日前看到一个故事,说一个死刑犯即将被执行,他母亲叫他赶紧念阿弥陀佛,让佛祖接引他去西方极乐世界,再不受轮回之苦……这不是把佛祖当成糊涂虫了?佛教的实用主义、过度消费,其实从一传入中国就已经开始,现在不过是与资本结合得更紧密而已。
 
看一本古代的伽蓝记,亦可品味历史、社会及人生百味,有点意思。
 

点赞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